最新一期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僅次於排第二的美國及首位的新加坡,以報告來說,似乎香港前途一片光明,但實際上調查是在香港發生反修訂《逃犯條例》衝突之前進行,未能反映之後示威暴潮的影響。香港亂足四個月,成為暴亂之都,單是六月至八月,估計已經走資約三百億元,大部分外資都傾向轉移資金往新加坡,所以不要奢望可以超越星洲,現在元氣大傷,隨時被星洲大幅拋離,能夠不讓其他地區爬頭,已經是萬幸。
而對於香港的經濟發展,外國甚至本地預測傾向非常悲觀,百業蕭條,旅遊業首當其衝,十‧一長假訪港旅客人數劇跌超過五成,飲食業亦是重災區,業界估計約一百間食肆結業,超過二千人加入失業大軍,有飲食集團一日內關閉三間分店,負責人表示這是整體社會的問題,自己身為社會一分子,願意承擔共同責任,所以盡量不裁員,將受影響的員工調派往其他分店或崗位。
香港正是需要這份共度時艱的精神來面對目前的困境,而不是互相「篤灰」,大搞文革式的舉報、報復及批鬥,應該尋求方式去合力拯救這個家園。看着一批專上學生以類似禁錮的手法來對付政見不同的講師,確實令人心寒。街頭私了成風,甚至拍片廣傳網絡,互相威嚇,社會撕裂,再談競爭力已經全失意義。團結就是力量,堅持才能勝利,建制陣營有沒有想過暴徒只佔香港一小部分人,與其把政見不同的人推向暴力的一邊,倒不如把他們拉到自己的陣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民與人民之間只顧批鬥,香港永無翻身之日。
民間止暴需要軟着陸,但政府制亂就必須心腸硬、手段硬以及膝頭硬,對反對派絕不能再跪低,對方開天索價,對話不存在意義。既然已採用《緊急法》,政府再無退路,拿着尚方寶劍還不懂作戰,自取滅亡怪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