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排通識教育被指教壞細路,扭曲年輕人身份認同感。任內被嘲為「吳得掂」嘅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尋日回應時歸咎於只係一小撮老師或因自己嘅政治主見,教學期間選擇一啲特別嘅參考資料,或喺習作選取一些偏頗性嘅問題,仲死撐通識唔係失敗,睇怕佢係死雞撐飯蓋喎。
吳得掂尋日出席一個活動時仲認為老師應反思係唔係應該咁樣做,憂慮對心智未成熟同學有影響,「你話B就B,話A就A」,阻礙專業中立客觀發展。被問到係咪通識令學生走上街頭,佢唔覺得係讀咗通識就會上街,認為有關假設冇根據添!佢仲死撐唔覺得通識係失敗,話香港有三十五萬名中學生,若全部係失敗嘅話,「你想像一下情況係點唔同」,依家只係一小撮,希望學生慢慢了解後,能夠更客觀去處理。
被問到九月開學後有好多學生上街同罷課,佢就話明白學生有自己嘅意見,但應利用一個合情合理合法嘅方式表達,亦唔希望係表達過程中影響到其他人,甚至出現暴力。至於中學生係咪心智未成熟去讀通識,佢就話最初推行通識係高中,因為高中理論上較成熟,但個別學校在小學和初中推行。
話時話,外界炮轟搞到今時今日咁多年輕人上街,仲爆發連串嘅激烈衝突,問題出於通識科教材未必啱中學生,仲有中史變選修科同埋國民教育搞得唔好,令到青年身份認同低,近日亦有前京官批評香港嘅唔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嘅教育制度好有問題,要深刻反思。
想當年,吳得掂甫上任,多次被教育界同立法會議員批評「唔夠班」,所以被嘲為「吳得掂」,未幾又發生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獨立成科風波,引發多場大型示威,政府最後跪低,修改國教科政策,取消三年開展期嘅「死線」,交由辦學團體同學校自決係咪展開國教科,之後又因為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亦引發操練問題,立法會搞公聽會,佢就走咗日本睇紅葉,仲被嘲為「旅遊局長」,究竟佢對教育政策有幾上心呢?
正所謂有因必有果,若果當年唔係吳得掂搞國教搞到一鑊粥,睇怕都未必會演變成今日咁差嘅局面,吳得掂實在難辭其咎,依家仲將通識科嘅問題推咗落一小撮教師身上,好似唔關自己事咁,睇怕佢想甩身都冇咁易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