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news/20190916/photo/0916-00176-052b1.jpg)
醫護人員在急症室工作的每一刻都要爭分奪秒。
雷介紹,目前三間公立醫院運用的急症室電子系統,已經容納幾十萬的病人數據在內,若將來推廣至全港所有急症室,相信會有超過二百多萬的病人數據量。他在二○一一至一二年間開始構思急症室電子系統,在該系統下,醫護可將病人資料直接輸入電腦,減少手寫,亦毋須人手傳遞,提升資料傳送速度及準確度,醫生登入電腦更可即時查看病人過往的病歷紀錄。
手寫牌板 「睇唔明寫乜」
![](/cnt/news/20190916/photo/0916-00176-052b2.jpg)
雷俊達說急症室電子系統能提升工作效率。(林祐權攝)
![](/cnt/news/20190916/photo/0916-00176-052b3.jpg)
電子系統能改善急症室效率,有助病人分流。
談到系統的未來發展,雷認為數據能提升急症室效率,改善病人分流,亦可為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提供貢獻。雖然該系統的數據現時尚未被數據實驗室採用,但他已經向醫管局「舉手」主動提供協助,相信這些數據能夠應用更廣。雷又希望未來能夠增加系統的透明度,讓病人清楚了解使用急症室服務的時間表,毋須常常詢問護士。
病人私隱獲嚴格保障
至於電子化系統會否導致個人資料容易外洩?雷認為毋須太擔心,因為醫管局對保護病人私隱有一套嚴格的政策,不會貿貿然取用病人資料,而且背後亦有專業的資訊科技團隊,監察該系統的正常運作,確保運作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