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極右政黨「北方聯盟」與反建制的「五星運動」組成的執政聯盟曲終人散,危機雖以五星運動與中間偏左的民主黨冰釋前嫌合作而告終,但圍繞着「政壇走馬燈」傳統,及山頭林立的黨派矛盾,新內閣根基難言樂觀。
表面上,危機由兩黨就連接都靈至法國里昂的高鐵工程產生分歧而觸發,但縱觀歷史,意國向來以政黨體系碎片化、政府更迭頻繁聞名,自一九四六年以來,該國在七十三年內竟先後出現六十三屆政府,一屆內閣的平均壽命更令人咋舌地只有十三個月。長久以來,該國南北發展懸殊,工業化的北方遠比以農業為主的南方富庶,兩者也長期在政經議題上對立。
因此,地區主義、曾一度主張北部民族獨立的北方聯盟,和支持綠色經濟、以南部為票倉的五星運動合作,僅是出於同樣的民粹、疑歐及反移民立場,而妥協形成一段鬆散的政治婚姻。同床異夢下,這個去年六月才剛組成的首個民粹政府,一年後分崩離析或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回過頭來看,五星運動核心價值是反建制,並反對歐盟擴大權力,可其新的執政夥伴民主黨,卻正正代表着傳統親歐建制政黨勢力。幾年前,民主黨執政下的緊縮政策,導致國內民粹主義急速膨脹,令五星運動漁翁得利,雙方的「牙齒印」建基於實打實的意識形態上,而非短期或單一議題分歧上。
故此縱然北方聯盟領袖薩爾維尼「偷雞不成蝕把米」,但在難民潮洶湧依舊下,回到反對黨位置上的該黨料會持續對新政府構成壓力。至於新的執政聯盟,即使在短期利益催化下預備好明年的財政預算案,但在往績可尋下,布魯塞爾額頭上的一把汗相信不會就此消失。
新政府唯一令人期待的,也許是再任總理的孔特能否一洗當初分權推舉出來的「傀儡」形象,成為最好的協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