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大愛:港3000洗腎患者候器官捐贈

對於罹患末期心臟或肝臟衰竭的患者而言,臨床的情況往往是命懸一線,急需器官捐贈才能保命。然而,對於罹患末期腎衰竭的病者來說,洗腎可減低即時的生命危險,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器官移植的需求不殷切。洗腎的初期,是大部分病者的蜜月期,病者依然保有小量剩餘的腎功能,仍可如常小便。

病者可以自行排走多餘的水分,但體內高水平的尿毒要靠洗腎來清除。但過了兩三年,病人連僅有的些微剩餘腎功能也逐漸消失,尿量會遞減至完全無尿為止。這時,病人對洗腎的倚靠必然進一步提升,本來一天洗三次的要改為四次,或者用腹透機在晚上作大體積的自動透析,甚至轉變成血液透析的模式,才能提供足夠的尿毒透析量和穩定的水液清除能力,避免水腫氣促,保持身體健康。

毒素仍漸積聚 引發併發症

然而,當今最先進的洗腎技術,也消除不了體內分子量較大的毒素,此等毒素逐漸積聚,令患者整體狀況下跌,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磷質長期的積聚,也會促使全身血管鈣化栓塞,引發大量心腦血管,甚或是腸胃以及四肢血管的併發症,進一步危害腎病患者的生命。然而一個成功的腎臟移植,便足以幫助病者有效逆轉這些既可怕又磨人的光景,達致完全康復。

今天,全港有近三千個洗腎患者正在等候換腎。每一份愛心,每一個器官的捐贈,都是他們擺脫病苦,重獲新生的希望。

香港移植學會會員

關子凱醫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