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在身上,令人汗流浹背,但既然有此氣候,何不好好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有人便設計由太陽能發動的WiFi分享裝置,為居住於偏遠地區、或住所無鋪設光纖的基層市民,提供有如置身市區的上網體驗,同時減少傳統發電時釋放的二氧化碳,為環保出一分力。
走上迂迴曲折的樓梯,在陽光普照的日子尤其吃力,二十五歲的羅俊杰(Roger)、吳偉軒(Kelvin)與鄭寯嶸(Tommy)步入村的一刻已大汗淋漓,但他們未有半點厭棄,因充沛的陽光才能令他們的計劃走得更遠。
親身經歷劏房中無網絡之苦,令Roger希望為只能用電話線上網的基層市民做點事,「曾經見過一家三口單親家庭,居住環境好差,接近一半收入用嚟畀租,要買電訊公司嘅上網計劃根本好吃力,小朋友上網都要跑去同學仔屋企借。」就讀工程的三人向來關注環保議題,遂決定結合工程學的知識,讓基層市民與社會連繫。
香港陽光充足,他們決定以太陽能設計解決方案,一方面研究發電技術,一方面找電訊網絡供應商合作。由於太陽能穩定性較低,他們需要先把收集到的能量轉成合適的電壓,再加設電池儲存能量,配合路由器與網絡供應商的上網卡,才可做到WiFi分享。
計劃推行至今已成功在四個地方裝設了裝置,包括屯門青磚圍寮屋區及聯安新村西寮屋區,每個裝置能支援約三戶家庭,合共六十個設備,上網速度比以往用電話線快二十倍。
曾有大學研究發現,若在全港大廈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可生產的電量將等同現時全港逾一成用電量,然而現時全港發電資源以煤和核能為主,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只有百分之一,太陽能發電可謂停滯不前,Roger慨嘆道:「香港市民普遍覺得要攞電就係插個插頭,太易獲得,仲點會諗背後其他選擇呢?」
相關計劃早前在「低碳想創坊」的比賽中獲獎,現時受惠人數接近一百人,將來會把地點推廣至七個,或許這個計劃看似只是一小步,但無疑是為香港發展可再生能源走得更遠的重要一步。
圖:關萬亨
文:陳彥婷、李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