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起資助屋 重建向錢看 市建局被轟卸責

市區重建局「拆舊樓,起豪宅」一直被人詬病,該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反駁,指市建局一旦改變定位,轉型為以供應公營房屋為主的機構,則日後該局重建時涉及的龐大收購及發展成本,最終必定要由市民「埋單」。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韋志成凡事向錢看,推卸責任。

韋志成昨在網誌稱,有意見認為市建局需要改變角色與定位,轉變為以供應公營房屋為主的機構,同時亦要調整原來財政上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由政府財政支援市建局。他認為,這些評論某程度上並無從根本性問題着手,反問「若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不穩,以致影響經濟民生,連就業和生計也受影響,試問政府和市民又如何能有充裕資源,為日後硬件更新重建作儲備?」

指日後有充裕儲備可考慮

他續稱,若部分市區更新項目用作發展公營房屋,項目所需的龐大收購及發展成本,便必然由公帑支付,即最終由市民付鈔。韋志成指出,若日後社會有充裕土地和財政資源撥備,市建局當然可以考慮興建資助房屋,甚至騰出可發展的土地興建樓宇,以樓換樓方式,取代向業主提出七年樓津貼的現金補償。

但要在缺乏額外土地資源及財政支援的情況下,在舊區更新重建,他認為必須探究如何充分發揮現行機制的發展空間,檢視部分未能配合長遠發展所需的舊法規和程序,拆牆鬆綁,制訂更高效的執行模式,才能達致有成效的舊區更新。

議員斥「當自己係發展商」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批評市建局卸責,「係人都知有地有資源便可以提供資助房屋,現時正正是市建局有地,政府又肯泵水,讓市建局興建首置上車盤,甚至居屋等資助房屋,但市建局始終拒絕承擔社會責任,當自己係發展商,重建發展以盈利為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