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機場的目的是要破壞香港經濟,行為已經超越合法示威、表達言論自由。在市區內的暴力衝擊,已經因為警察加強逮捕、調整戰術而開始難以持續;遍地開花則受到群眾的反對,而變成過街老鼠的逃竄;衝擊鐵路、堵塞公路也引起公憤。於是,背後策動者便把僅有的人力,主要是不明白事理的學生集中於機場,起初是和平示威,之後是阻礙旅客,癱瘓機場,繼而便是攻擊旅客,暴力造反。
選擇機場因為是室內,環境較舒適,而特區政府投鼠忌器,不敢驅趕,因而他們在市區內被驅趕,便在機場作最後的鬥爭,不惜傷害旅客,傷害香港的整體經濟、形象與聲譽。為求逼政府投降,他們便無所顧慮。當然,背後策動者是以破壞香港為目的,機場這個香港城市標誌,當是最佳的破壞對象,牽連影響巨大,也是香港經濟僅有最具競爭力的產業。
不過,暴民人數不足,學生無知但難以堅持,癱瘓機場只能在他們睡醒後的下午才可開展,難以全面封鎖機場,必然是加強暴力在下午以後時間停頓機場運作。
假若這樣曠日持久,香港國際城市的功能必然大損,不易恢復。
因此,特區政府的應對,只能盡快清場,制止他們再瘋狂下去,一是即時全面暫停機場活動來清場和進行拘捕;二是仿日本成田機場過往的例子,嚴格限制人員進入機場範圍,或如內地安檢,加上身份證明,以此防範暴民轉為恐怖主義襲擊機場。
警察的轉變戰略成效神速,但暴民背後的策動者並不等閒,機場是香港城市的軟肋,傷害會帶來深遠的打擊,不能容忍。
香港的示威暴亂已經演變成為戰爭式的攻防戰,政府也不用再說甚麼警民衝突。暴民提出「光復」、「革命」,暴力升級,暴亂的目的都是要全面癱瘓香港的社會與經濟,製造更大的混亂和衝突,並以此來破壞香港,再不是甚麼「五大訴求」,而是惡毒地破壞香港的機制、體制、文化和法治,要使示威暴亂與香港玉石俱焚。
至於暴亂背後的策動者和他們的主力,卻不會與香港同損,反而以損害香港、傷害中國來向美國請功,接受獎勵,讓香港沉淪,他們好逍遙海外。
面對這樣的敵人,沒有限制的攻擊手段,而且是幾十年積累一朝利用起來,香港不易應對。但香港不能投降,投降則全局潰散,變成顏色革命後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中央政府出手,警察戰略開始見效,最後一戰可能便是守衞機場,把暴亂者和無知的學生一併消除,再回頭救救無知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