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童絕膠意識高 無奈家長唔走塑
參加者需與膠樽共處一池體驗在受污染海洋游泳的感受。(受訪者提供)
有團體發起「絕膠吧2019」活動推廣減塑生活,調查一百四十個六至十二歲兒童環保意識及生活習慣。結果顯示,僅近四成半受訪者表示家長十分經常與其一同實踐環保習慣,例如自備環保袋、飲管等,相信是因為社區缺乏相關的支援網絡,家庭生活中不少家長有「叫外賣」的習慣,無可避免要使用商戶提供的塑膠食物包裝盒。機構指本港兒童有良好的環保生活習慣和環保教育,但在本地生活模式要做到減塑仍然有困難。
逾六成在校接收相關知識
「絕膠吧2019」由城市女青年商會主辦,問卷結果亦顯示,本地兒童有良好的環保習慣和意識,有逾五成的受訪者極少或沒有購買塑膠樽裝飲品,且超過九成八的受訪者都有自攜水樽,替代塑膠樽裝飲品。超過六成半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清楚塑膠對環境的污染,近六成半的受訪者有在學校接收環保知識,顯示本港有適當的環保教育。惟逾六成半的受訪者表示香港環境的清潔程度僅達「一般」。
林采熹表示為保育海洋不應過度使用塑膠和亂拋垃圾。
吳詠琳希望海灘不被污染讓人開心暢泳。(霍芊芊攝)
該會籌委會主席梁凱瑩稱,調查結果顯示小朋友在生活上仍未能體驗生活模式減塑,最近有人倡議最佳教育效果為「裸賣」,意即自備飯盒到餐廳取飯菜,減少使用外賣包裝,建議大眾可多效法。
塑膠海洋游泳賽感受污染
昨日亦舉行「絕膠海洋日」,參加者模擬在滿是塑膠海洋的泳池中進行親子游泳比賽,實地體驗塑膠廢料污染海洋。參加者吳詠琳小朋友分享說,如果海灘有大量膠樽漂浮,會令海水變得骯髒,「對地球唔好」。詠琳分享,四年前初試海泳時發現對污染的海水敏感,致皮膚痕癢,希望海水可以變乾淨令她暢泳。今年七歲的她已經培養自備水樽、餐具的環保習慣。另一位參加者林采熹指,泳池內的膠樽阻礙她游泳,探頭換氣時會被「頂住」,拖慢游泳速度。采熹說如果海洋生物在受污染海水生活會受影響,誤食塑膠更會致命,覺得牠們「好慘」,指人類一定要減塑及勿亂拋垃圾。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出,港人每日生產的垃圾有兩成為塑膠,足有兩千噸,強調減塑的重要性。自實行膠袋徵費後,全港每年耗用的膠袋由八十億個降至四十億至五十億個,呼籲公眾無論是「個人、屋企、公司」都要環保、減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