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官媒報道,革命衞隊上周在波斯灣扣查一艘駛往阿拉伯國家的外國油輪,並聲稱涉事油輪當時正從其他船隻接收燃料,準備轉運至其他阿拉伯國家,據稱伊朗方面在行動中扣留七名不同國籍的船員,並檢獲七十萬公升走私燃料。儘管伊朗當局並未公布被扣油輪所屬國家,但今次已是一個月內第三度扣押外國油輪。
伊朗的扣船行動,不啻於狠狠摑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巴。華府日前宣布對伊朗外長扎里夫實施制裁,結果跟早前華府宣布制裁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一樣,換來德黑蘭當局無情嘲笑,最荒謬的是,美方聲稱制裁扎氏的其中一個理由,竟然是他充當「伊朗政府在全球的主要代言人」,這就好笑了,扎里夫不為伊朗政府「代言」,難道要做特朗普的「親善大使」?特口口聲聲要跟伊朗「無條件談判」,如今連對方外長也要制裁,對於華盛頓的胡攪蠻纏,連歐盟也看不過眼,除了對制裁表示「遺憾」,更明確表示今後將繼續與扎里夫接觸。
另一方面,美國早前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邀請盟友共同在波斯灣海域組建「護航聯盟」,還未來得及「誓師」,伊朗便扣押了一艘懸掛英國旗的商船,華府除了「仗義執言」,批評一番,並未見有何具體行動支援英國。更有甚者,德國副總理兼財長紹爾茨對美方「護航聯盟」之議大潑冷水,表明柏林無意蹚這渾水,強調當務之急是避免衝突升級,並確保一五年伊朗核協議繼續有效運作。
事實上,德黑蘭之所以敢於在山姆大叔的老虎頭上釘蝨乸,可能是看穿特朗普管治團隊內部出現分歧。眾所周知,以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為首的鷹派一直主張對伊朗強硬,甚至顛覆現政權,相反特朗普卻想用最小代價換取德黑蘭最大的讓步,企圖透過「極限施壓」打垮伊朗經濟。特別是早前伊朗擊落美國的無人偵察機,美軍當時已準備好還擊,臨門一腳卻被特朗普叫停,這對伊朗來說,訊息清晰不過︰只要沒有直接造成美國人死傷,華府應不至於全面開火。
當然,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伊朗敢於跟美國針鋒相對,說到底還是對自身實力有信心。首先,伊朗擁有廣闊的領土和八千萬以上的人口,軍事力量在區內數一數二,絕非伊拉克、阿富汗等可相比,正面開戰當然不是美國佬的對手,但要打擊美國的親密盟友以色列,相信也是力所能及。更何況,伊朗掌控着世界原油運輸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伊朗當局一旦進行封鎖,國際油價飆漲,連帶美國的經濟也會受到破壞。再說,美國真要對伊朗動手,俄羅斯也不會袖手旁觀。
站在德黑蘭的角度,維持跟美國「鬥而不破」的格局,既可凝聚民心,也可讓歐洲產生危機感,從而對德黑蘭作出一定程度的傾斜,或許是最佳策略。只要明年美國大選,特朗普這個難纏對手被選民請走,說不定能有一番新局面。須知伊朗跟中國不同,後者被美國視為頭號競爭對手,「遏華」乃共和、民主兩黨共識,相反特氏對伊朗窮追猛打,卻很大程度是「逢奧巴馬必反」使然,新總統上場,說不定會在對伊政策上改弦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