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共業災劫 鑑史無用

港澳辦新聞發言人宣示立場之後,香港警察開始略微積極的處理暴力衝擊和抓捕暴徒,但成效不彰,暴徒們更加猖狂,四處施暴,多次包圍差館,搗亂破壞,要「營救義士」。與此同時,香港局勢更亂,反對派按照早已準備好的方案「顏色革命」,組織煽動公務員「窩裏反」、「全港罷市、罷課、罷工」,癱瘓政府管治,亂中奪權。

事實再次證明,北京的軟弱立場,無助於局面解困、無助於撥亂反正、無助於恢復社會安定、無助於維護香港法治和營商環境,反而讓反中亂港集團和暴徒們更加囂張,各種歪理邪說、顛倒黑白之論傳播更烈,整個社會環境、氛圍和輿情,對中央有朝一日展開反擊愈加不利,要付出更慘重代價。

屆時,就算平亂成功,嚴懲了反中亂港之人和各式暴徒,香港社會也將元氣大傷。政治、經濟、民生、國際聯繫、社會文化都將受到重創,香港將破敗不堪,「一國兩制」一蹶不振。都說這場災劫是「共業」,這包括反中亂港集團,香江府衙中的港英餘孽,被反對派洗腦、忽悠、煽惑跟着盲幹的香港人,還有在關鍵危難時刻一再誤判形勢、一籌莫展的朝廷。

在「共業」災劫面前,沒有贏家,最倒楣和受苦的是香港百姓。現在反對派的獰笑和朝廷今後的平亂凱旋都是業歌,都是東方之珠從此失色的哀鳴。「閱世興亡疑有眼,辨人好醜總無聲。玉台妝罷時時拂,莫使浮塵又暗生」。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道理是對的,作用是有的,但並非時時事事都靈,還要看甚麼人讀史、怎麼讀史,倘若遇「共業」之災劫,甚麼「史」、甚麼「人」、怎麼「為鏡」也沒用。真不知後人會怎麼憑弔香港的興亡,怎麼「借鏡」這場「自作孽,不可活」的災劫。

文革之時,有一個叫林杰的「年輕人」參加造反,口氣很大,賦詩「千鈞霹靂開新宇,萬里東風掃殘雲」。此詩一度被誤為毛皇帝所作,很快林杰被判為反革命頭頭坐牢十餘年。今次香港造反派也很有「時代革命」的「開新宇」豪情,下場如何?是不必鑑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