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師示範搭錐形火堆生火。
「點解蜘蛛唔係昆蟲?」「因為佢哋有八隻腳。」稚氣的聲音此起彼落,蜘蛛、蜻蜓、螳螂等被捕捉後,交由導師放到透明盒內,讓其他小孩觀察。捕捉昆蟲亦是一場生命教育,一隻受傷草蜢被大批螞蟻搬走,數名小孩設法營救,但最終發現草蜢已死去,不禁露出遺憾的神情。有導師解釋,因為草蜢的後腳受傷,失去攻擊力,「螞蟻可抬走比佢大好多嘅蟲,帶返入洞食咗佢,大自然就係咁樣。」
「其實都係生物點解要咁驚」

四小時的夜行講求體力,不時要踏過泥濘、碎石。

小孩手握捕蟲器,蹲在地上捕捉昆蟲。

大夥期待雞蛋仔出爐。
「其實佢哋都係生物啫,點解要咁驚?」就讀一年級的君諾,坦然自己以往害怕昆蟲,但經歷多次戶外學習已克服。媽媽則認為,於課室學習活動空間有限,讓小孩到郊野跑跑跳跳,有助成長,「家長陪佢哋出嚟大自然行吓,唔好睇咁多電視、電腦,多好多話題。」
家長伴夜行 學會堅持到底
在頭燈及電筒的照明下,家長拖着小孩踏過泥濘、碎石,穿過沙螺洞,抵達大埔鳳園。四小時的夜行期間,小孩呼喊「好攰」及家長的叮嚀不絕於耳,雖然腳步緩慢,猶幸沿途有不同昆蟲及動物引起小孩的好奇心,令他們不至於中途放棄。
圖:朱偉坤
文:江潮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