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非必然。香港開埠一百多年,由小漁村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靠的是幾代人的努力,當中既有英國人建立的法治制度,更有中港密不可分的政經紐帶。今日的年輕人目光短淺,港府推行國民和歷史教育又失敗,致使年輕一代一味以為香港的繁榮全得力於英國殖民統治,卻不知殖民的意義在於掠奪,是英國人借掠奪香港利益侵吞中國利益以自肥。一葉障目,可憐可悲。
反修例風暴一役,雖未至於一下子將本港經濟摧毀,但三權動搖,警權受辱,繼續下去,負面影響勢必在經濟方面浮現。須知社會動盪必造成治安不靖,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投資就會減少,甚至撤資潮湧現,生意難做失業率高企,經濟不可能繁榮。
事實上,古往今來所有地方,既要搞「革命」又要保持經濟繁榮的例子,一個也沒有,有人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做例子,這個一度被譽為「中東巴黎」的城市,自從被美國介入掀起政治鬥爭後便受盡破壞,面目全非;又如美國操控的「顏色革命」,從阿拉伯之春到茉莉花革命,從中東到北非,莫不變得破破落落,民不聊生。香港是不是也要走上這條路呢?
年輕人血氣方剛又沒有家庭包袱,對社會的不公義滿腔怨憤,很直接就會表達出來,這不足為奇,但這股熱血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就會變得很危險。現在的香港正是處於這種危險狀態,反對派挑動年輕人與政府鬥爭,上街堵路還不滿意,還要火上加油,終於演變成暴力破壞和佔領,立法會遭受蹂躪,正正是年輕人失控的典型。所謂請鬼容易送鬼難,一旦年輕人進一步失控,香港淪為動盪之都、暴力之城,經濟一鋪清袋絕非危言聳聽。
港府要怎麼修補和年輕人的關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會放下家長心態,耐心聆聽。聆聽是必須的,但過分縱容就會弄巧成拙,違法必究始終最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