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年輕人近日受修例風波影響情緒。
對社會撕裂感不快
另一方面,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於上月九日至本月三日,共收到四十二宗涉及反對修例的求助個案,遠高於過往平均每月約十宗,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昨指,過去一個月收到年輕人的求助數字較高,已派員到立法會大樓一帶進行外展服務,接觸廿多個有情緒需要的個案,大部分年輕人對社會運動帶來的撕裂感到不開心,尤其與家人或朋友對事件持不同看法時,負面情緒更加強烈;另有個案對社會現況感到失望、無助及看不到出路,他認為各界應該聆聽年輕人的心聲,亦要向他們展示有其他出路,並強調該會保障求助者的個人資料,不會向警方提供。
憂輕生個案英雄化
曾又指,近日自殺個案及自殺預告有所增加,擔心部分示威者出現「以死明志」或「豁出去」的心態,而該種心態可能將事件「英雄化」,引發模仿效應。社總總幹事許麗明則指,社工支援的困難在於直接受到困擾的人不會主動尋求協助,期望社署解釋清楚廿四小時求助熱線的運作,給予市民求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