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紀委「雙劍」配置有何玄機

中紀委共有一百三十多名委員,主要包括中紀委機關領導、各省區市紀委書記、派駐各部委紀檢組組長以及軍隊各大單位、部分黨政機構、央企、群團組織負責人。由於崗位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全覆蓋,許多單位甚至在中紀委沒有席位。但旱澇不均,有些單位則擁有兩位中紀委委員,呈現「雙劍」配置,這與諸多因素息息相關。

目前,有兩個以上中紀委委員席位的單位,包括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改委、中國銀保監會、財政部、國務院港澳辦、應急管理部、國家衞健委、國家鐵路集團、軍委政治工作部以及河南、陝西兩省。譬如,最高法副院長羅東川、紀檢組組長劉海泉,國務院副秘書長陸俊華、國辦紀檢組組長辛維光,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紀檢組組長李欣然,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紀檢組組長潘盛洲,河南省委副書記喻紅秋、紀委書記任正曉,陝西省委副書記賀榮、紀委書記王興寧等,都同時擔任中紀委委員。

首先,可以看到,進行「雙劍」配置的,大多數是掌握財經、政法、金融的實權部門,本身反腐廉政的壓力較重,且不少發生過貪腐大案,面臨整頓政治生態的任務。例如原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等,都在中共十九大前下台,合併組建銀保監會,本身即有整合監管力量的考慮。中紀委組織部部長周亮空降該會,與紀檢組組長李欣然並肩作戰。

新組建的國家鐵路集團,是目前中國地位最高的央企,首任總經理楊宇棟與紀檢組組長孫懷新,均為中紀委委員。鐵路是「計劃經濟最後一個堡壘」,長期政企一體、絕對壟斷,既得利益盤根錯節,且曾爆出鐵道部部長劉志軍這樣的大老虎。為國鐵配備兩位中紀委委員,釋放了從嚴管控的信號。

重用犒勞 加強歷練

其次,這種「雙劍」配置與十九大後的人事調整密不可分。一部分原紀檢系統外的幹部,前幾年「加盟」中紀委,十九大後又離開紀檢重返老東家,但中紀委委員席位仍舊,而這些部門本來的紀檢組組長同為中紀委同僚。例如最高法副院長羅東川,二○一五年由最高法民事審判第四庭庭長調任中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二○一七年外放新疆紀委書記,去年回爐最高法,重操法官舊業。

另一部分官員則屬於重用犒勞,加強歷練,由紀檢崗位晉升其他職務。例如擔任豫、陝兩省省委副書記的兩員女將喻紅秋、賀榮,此前分別擔任中組部紀檢組組長、陝西紀委書記,提拔省委副書記,位列一省的「第三把手」,後續正部可期。省委副書記雖然不專責反腐,但主要分管黨建,亦是各省反腐巡視「五人小組」成員。由中紀委委員擔任省委副書記,與同為中紀委委員的省紀委書記聯手,其分量和力度得到加強。

財政部是目前中紀委席位最多的單位,也是唯一擁有三名中紀委委員的部門,包括部長劉昆、副部長鄒加怡、紀檢組組長趙惠令三人。而這一組合,正是上述幾種因素兼而有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