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有大佬反而出不了大事

本欄不時嬉笑怒罵,提出種種怪論,卻不是沒來由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怪論往往不是真在搞怪,而是嘗試發掘出社會大眾的深層心理。政治學不離心理學,為政者讀不懂民眾心理,自然當不起偌大家業。

昨日,筆者提到當代人衡度情理的標準容易有偏,這是亂之所由生。該話題過去談了不少,今次修訂《逃犯條例》惹出如許風波,人們竟然將小事當作天塌下來的事般看待,這便是因不通情理而作出的過頭之事。

過去,我提出過更似怪論的,是當代人的「打大佬」心理。這年頭很多人都是伴着遊戲機長大,不少遊戲要逢關過關,關關有大佬,你要不停猛攻,打倒一個又一個,遊戲才能玩下去,久而久之,人們在潛意識中就長養出一種逢大必打的心理。早陣子,香港有富商不停被人針對,某銀行的地下行人通道也曾給示威者佔領,身為香港頭號大佬的行政長官,歷任之中更沒有一個能讓人看得順眼的,有些反倒在卸任後民望才反彈。這情況不獨在香港,西方世界亦然,恐怕這是現代人的共通心理,除非在輿論受控制的地區,情況或許才會好一點。

因此,為政者愈想做大做強,愈容易「死得快」。早幾年,反對派出盡吃奶之力,試圖鼓動人們參與反政府示威,但人數往往一次少於一次,只要是有大佬牽頭的事,這年頭反而不為人所喜。今次反修例示威,前後號稱總共有三百多萬人次參與,甚至說以人口比例計算,可能破了世界紀錄。究其成功之道,正是因為整個運動「冇大佬」,人們是在社交群組中自發策動,是由無數個小組拼湊而成。

不少人熱衷於找今次運動的幕後黑手是誰,對此我一笑置之,如果它只有單一領頭人,恐怕反倒成不了今日之事。管治者若想破解這運動也不難,只消替它捧個大佬出來便行了,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