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天灸療法趨年輕化

夏日炎炎,本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伏天」即將到來,中醫認為這段時間是以天灸療法作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中醫界發現港人近年採用天灸療法者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是二十至三十歲組群最常見,他們除了治療冬天容易發作的鼻敏感或哮喘,年輕女士如經常手腳冰冷、痛經及宮冷不孕,亦會以天灸來防病及保健。經常減肥、夏天愛穿背心短裙的愛美女士,容易有陽虛體質,天灸能提升其陽氣,改善氣色。

連續做三年 鞏固作用

「三伏天」是指介乎小暑與大暑之間的最炎熱日子,今年的「三伏天」正日是七月十二日、七月廿二日及八月十一日。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李文鶴表示,天灸是根源於內經的「春夏養陽」原則,在每年夏季最熱的一些日子中,在特定穴位貼上辛溫的中藥膏貼,透過溫性藥材、穴位刺激及天地之氣的配合,提升體內陽氣,將寒性逼出體外。連續做三年可起到鞏固作用,之後仍可每年治療作為預防。

夏天養陽是為預防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李說,天灸最常見是針對鼻敏感、咳嗽、哮喘、腹瀉及關節痛等。鼻敏感或哮喘等呼吸系統毛病施灸穴位是背部的大椎穴、肺俞穴及膏盲穴等。由陽虛或寒濕引起的常見婦科病如痛經、閉經、子宮肌瘤、經行腰痛,或因嗜凍飲或常涼冷氣導致的宮冷或體質虛寒問題,亦可利用天灸來調理,於腹部的天樞、氣海或關元穴敷藥,以及足三里、三陰交等下肢穴位。

接受治療前後應戒口

近年愈來愈多家長帶小朋友進行天灸,李文鶴表示,兩歲或以上的幼童已適合做治療,據其觀察,不少家長在子女上幼稚園開始已帶他們做天灸,提升免疫力,預防校園常見的呼吸系統毛病。一般療程是中醫師將中藥敷貼在適當穴位,成人約一小時,兒童則二十至三十分鐘。如感覺灼熱難受,亦可提前除去敷貼。天灸一般會利用辛溫的中藥,包括白芥子、細辛、延胡索及甘遂,磨成粉狀後用薑汁調成糊狀便可敷用。

談及天灸治療的注意事項,李建議治療前後最好戒口,忌食生冷食物,例如西瓜、魚生或凍飲,免令陽氣進一步受損。燥熱的食物也要少吃,如麻辣火鍋或煎炸食物。治療期間,應避免進食蝦、蟹、牛肉或雞蛋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只適合陽虛寒底人士

天灸後,敷貼部位在數小時內不宜以冷水清洗,未來數日亦避免日曬,以減低對皮膚的刺激。

雖然天灸愈趨常見,但並非人人合適,李解釋,天灸只適合陽虛及寒底人士,如體質屬於濕熱或陽氣旺盛的人,若再敷這些辛溫藥材只會火上加熱,更易出現便秘、生暗瘡或喉嚨痛等症狀。另外,兩歲以下幼兒、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糖尿病患及癌症病人,都不適宜進行天灸。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將於七月六日舉行免費健康講座,註冊中醫師會講解天灸療法,市民可致電2172 0721查詢。

記者鍾君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