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反制美國

中國、俄羅斯日前簽署協議,絕對是與美國對着幹,一是為了中俄的國家利益,兩國都受到美國制裁;二是維護全球多邊體系,為的是國際利益。

協議中最為針對兩國貿易加強,一是石油、天然氣,二是農產品,基調是中國捨美國而就俄羅斯。

美國從頁岩油氣的技術革命開始,便希望本國自給自足並且大量出口,而全球兩大市場是中國與歐盟。可是,北溪二號氣管與土耳其氣管的建設,美國液化天然氣輸歐的希望便落空。中國原來的能源進口追求多元化,近年大增來自美國的進口。然而,中美爆發貿易戰,中國受到關稅制裁,反制的措施自然是減少以至停止從美國進口石油與液化天然氣。即使來自伊朗的進口價格特別低廉,但受到美國二級制裁所攔截,中國反而更全力從俄羅斯進口。

在締結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關係之後,中國再無疑慮與俄羅斯合作,把從俄國進口變成為中國戰略進口的重心,比起從中東、中亞的進口更為重要,變成戰略互補。

美國同時失去歐盟與中國市場,或許可迫使日本、南韓、台灣進口,卻未必可以迫使進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進口,因為運輸成本太高。因此,美國油氣出口的市場機會便全然失落,對高度依賴金融槓桿融資的頁岩油氣的生產和投資,便是巨大的打擊,也使得美國建設出口油氣運輸系統的投資失去了回報的機會,美國的油氣出口大計便全然失落,頁岩油氣的股市泡沫穿破,因而加重了美國金融的壓力。

美國的出口結構長期屬於發展中國家的模式,農產品出口佔頗大比重,也是依靠政府巨額的財政補貼來支撐。中國今次公開宣布從俄羅斯大量進口農產品,其實也順應着俄羅斯近年農產品生產與出口大增的趨勢。俄羅斯的小麥出口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而過往的例子是中國提供烏克蘭三十億美元的貸款額度來支持當地的玉米等生產,結果烏克蘭玉米出口中國,便超越中國來自美國的進口。

中俄農產品貿易合作,相信亦如天然氣管道的合作,是中國出錢,俄羅斯生產與供應。中國投入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以及與烏克蘭相連的南部黑土地帶的農業,以資金、技術與市場一起推動,俄國的農產品可以有更大的發展,比起美國用龐大財政補貼、轉基因等技術手段的大農場經濟,在產品的多樣化、質量和食物安全因素以至價格上,都較優勝。美國農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可以休矣!若香港市場亦放棄從美國進口,打擊更大。反制美國,這兩招都屬大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