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置入VBT繫帶 配合發育矯正脊彎

脊椎側彎若無合適的治療,可惡化至背痛、壓迫心肺令功能下降,甚至軀幹失衡等問題。香港大學完成本港首宗利用VBT技術進行的非融合脊椎側彎手術,該項新技術優點在於毋須使用外部支架或侵入性融合手術,讓患者保持脊椎活動能力,而且只會在身體留下五至六個微創小傷口。

青少年的特發性脊椎側彎(AIS)的脊椎會呈現C形或S形。據港大過往研究數據,全港十至十八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約有百分之三點五人受此病症影響,當中以女孩和處於青春期者的發病率較高。

傳統手術開長傷口 身體變僵硬

現年九歲的趙小朋友自小有肌肉神經問題,需定期覆診。母親趙太近年留意到兒子其中一邊肩頸凸起,坐姿不正。醫生替他照X光檢查後,發現他有呈C形的脊椎側彎。他曾接受腰封矯形但效果欠理想,醫生建議他接受脊椎側彎手術。趙太收到要做手術的消息後,深感憂慮,擔心傳統手術會影響兒子日後的活動能力,例如令身體僵硬。

香港大學醫學院矯形及創傷科學系主任張文智解釋,傳統手術治療嚴重脊椎側彎時,會在患者背部切下很長的傷口,剖開肌肉,再植入治療棒及螺絲釘鞏固脊椎。術後可致脊椎變得僵硬,限制患者進行某些活動,例如打羽毛球及跳舞。該學系團隊從外國引入新式外科技術,醫生從脊椎側面引入胸腔鏡,在每節脊椎水平處放入鈦螺絲釘,再使用一種有如「人工韌帶」般的VBT繫帶連接每節脊椎的螺絲釘,形成繫鏈,鞏固脊椎維持正常狀態。配合小童發育生長,脊椎的彎度亦得以逐漸矯正。

繫帶或斷開 發育期內需續監察

趙小朋友是首個接受該種新式手術的病童。該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關日康指,他術後康復進度良好,數周內恢復正常活動。趙太亦對治療滿有信心。惟關指手術有相應風險,例如部分個案受生長情況影響,植入的VBT繫帶會斷開,故術後病童需定期覆診監察VBT的固定情況,需覆診跟進至完成發育期。

非各個程度的脊椎側彎患者均適合接受該項新式手術。張文智表示,手術仍在研究階段,主要適用於受中度(40至60度)脊椎側彎影響,以及正發育的十一至十三歲兒童,術前醫生會詳細評估。他又以外國經驗為例,指北美歐洲的指定醫療機構過去八年採用該項新式的手術,患者術後效果良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