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環團促加快保育紅花嶺

政府去年公布將鄰近沙頭角的紅花嶺發展為香港第廿五個郊野公園,但至今仍未成事。十六個環保團體昨發表聯合聲明,不滿漁農自然護理署成立紅花嶺郊野公園歎慢板,敦促政府盡快成立,保育該個具高生態、歷史、文化及景觀價值的地點,為香港及內地之間提供陸地生態走廊。團體更建議擴大紅花嶺郊野公園的保育範圍,由政府計劃的五百公頃倍增至一千一百二十公頃,當中逾九成半屬政府土地。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早於九三及○八年,規劃署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及「邊境禁區土地規劃研究」已建議成立紅花嶺郊野公園,反映紅花嶺保育價值早獲確認,質疑政府不應拖延工作。不過,環境局回應,規劃署一○年舉行的「邊境禁區的土地規劃研究」指紅花嶺約四百八十公頃土地生態價值甚高,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於一一年亦確認,近月漁護署正收集持份者意見,會考慮各方意見,今年稍後時間會展開紅花嶺郊野公園的法定程序,望明年底完成。

連貫內地生態 倡擴保育範圍

紅花嶺被視為香港與內地之間現存唯一的陸地生態走廊,其北面的完整次生林與深圳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有良好的生態連貫性。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指紅花嶺為內地與香港的野生動物,如陸鳥、兩棲類、爬行類以及小型哺乳類等,提供重要的遷徙廊道,因此必須保護紅花嶺的生境,維持兩地生態連貫性,令野生物種種群能正常交流並健康發展。

紅花嶺乏管理 或危大草鶯生存

鄭又指蓮塘/香園圍口岸最快年底前通關,位處環團建議的紅花嶺郊野公園北面,若規劃不當,將對生態造成破壞,有迫切性盡快設立郊野公園。綠色力量蝴蝶普查員在一二至一八年間,在紅花嶺東北面紀錄了一百七十四種蝴蝶,佔全港總數七成三,包括本港首次紀錄的朴喙蝶。

香港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胡明川又指,紅花嶺是本港「易危」鳥類大草鶯棲息密度較高的區域,擔心一旦沒有合適管理,會威脅大草鶯生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