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

林鄭去年底訪京述職,獲領導人贈言「志不求易,事不避難」,事後林鄭見記者風騷宣稱「呢八個字我用o架」,以往演詞及施政報告都用過。好了,林鄭是否有口齒,領導人有冇看錯人,修訂逃犯引渡條例就是試金石。

修訂引渡條例並不涉及政治犯,但心中有鬼的反中亂港勢力已感到冬天的寒意,全面反撲是必然之事,除了輿論抹黑,立法會拉布,鼓動支持者上街,到歐美搬救兵,今次更動員外國人加入反修例大合唱。李漢奸去北美前公開威脅在港的「三十萬加國人及八萬美國人」,隨時墮入逃犯條例的法網。

反對派阻撓修例之動員規模之大,為近年僅見,也許不及佔中,但肯定比當年反二十三條立法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時間,香港黑雲壓城,空氣中滿布大戰來臨的硝煙味。然而,修例最終成敗並非取決於反對派的拉布功力有多強,不在於他們能動員上街的人數有多少,也不在於外部勢力如何干預,關鍵在於港府及立法會建制派是否意志堅定,是否團結一心,是否頂得住壓力,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見招拆招,奮勇向前。

惟目前觀之,建制派內部似乎並不團結,動搖派、投降派再次出現,即使港府已剔除九條可被引渡的商業罪行,仍未能打消其疑慮,更由於反對派發動的第二次反修例示威人數超過預期,有些人已嚇破膽,竟然將少數反對的聲音視為真正「民意」,希望港府暫緩修例;也有人建議先處理台灣殺人案,其他的容後再圖;更有人要求將與內地司法合作剔除在外,這何止是同反對派同一鼻孔出氣,何止是歧視內地,更是割裂一國兩制,走向法理港獨的極端,而「好打得」的林鄭也稱無力處理立法會的爭拗,彷彿洩氣皮球。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引渡逃犯修例會否重演二十三條立法功敗垂成的一幕,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