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過渡性房屋成為輪候冊申請人解燃眉之急的方案。政府公布私人業主如透過非牟利機構或社企營運過渡性房屋,即使更改土地用途,亦可免除補地價、行政費及按金;官地方面,地政總署會向獲批短期租約土地的機構,收取僅一元的象徵式租金,以便有關機構發展過渡性房屋。社福機構認為新措施有助增加過渡性房屋的土地來源,期望政府提供土地清單,增加透明度。
按現行政策,非牟利機構或社會企業如欲使用私人非住宅土地和樓宇以提供過渡性房屋,若有關土地或樓宇的地契不可作住宅用途,業主須向地政總署補地價,以更改土地用途。新措施下,項目如獲得運房局支持,地政總署署長可免收業主補地價費用、行政費及按金。
運房局項目總監陳立銘指私人業主需與非牟利機構或社企合作,即使農地或空置校舍亦可申請,新措施可縮短行政時間至少一至兩個月,有助加快推出過渡性房屋。
至於官地方面,地政總署署長可提出以一元象徵式租金等條件,批出短期租約的官地作過渡性房屋。不過,機構須與當局簽署協議書,定下項目的營運細則,包括租務安排、管理及服務責任,項目的租金必須屬可負擔。
當局指民間主導的過渡性房屋項目,至今提供六百多個單位,相信推出相關措施後,有助提供更多過渡性房屋,但當局並無評估實際可增加的數字。
社聯現正於深水埗籌備兩個組合房屋計劃,合共提供約三百個單位。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認為新措施有助增加土地來源,但機構未能掌握可供興建過渡性房屋的土地數量及清單,希望政府整合資料。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柯創盛指當局推出「免租(政府土地租金)、免費(免收豁免書費用)」措施,可減省參與過渡性房屋計劃業主及社福機構的「成本」,並減省行政程序及時間。他希望政府找出適合用作過渡性房屋的閒置政府土地,並為機構提供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