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多建路可能多浪費

筆者身為大學教員,卻經常敬告同事,目前大學所教的內容,二十年後可能大部分都沒用,下一代該如何謀生,須早為之計。將來七成的職業都可以由人工智能取代,面對如此世變,在上位者竟渾然不覺,至今毫無規劃,你說可怕不可怕?

智能電話面世不過十年多一點,先進地區人們的生活已發生了劇變。如果你在十多年前決定大灑金錢聘請海量的股票經紀,今日會後悔不已,因為這個行業正在急速消失。鑑往知來,踏入5G及人工智能時代,好些政府認為非做不可的事,是否又真有必要?

中港兩地政府都致力發展基建,經濟好時建路,不好時也建路,好像這是一項永不出錯的投資。但是隨着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目前的道路系統或許已足夠應付將來所需,再多建便是浪費。有專家指出,車輛擁有人工智能後,目前的交通燈可以減少一半甚至完全取消。路上不設交通燈,車流量陡增,對新道路的需求便可以大減。

不少行人專用區每小時都有數以萬計的人不停穿插,為甚麼卻不必設交通燈去指揮人群呢?那是因為人有智能,行走間懂得互相閃避,所以即使沒有紅綠燈,也甚少會出現人們被撞倒在地的場面。當汽車設有人工智能,透過5G系統可以在千分之一秒內交換訊息,車便能跟人一樣,即使沒有交通燈指示,也不容易撞在一起。

目前的車由人駕駛,為免一時煞車不及撞到前車,故在公路行駛時,車與車之間會保持頗多距離。據說人工智能化後,兩車之間便可以緊貼行駛,原本一小時可以容納一萬架次車輛的公路,將來或許可以容納兩萬架次。

若然果真如是,如今興建中的公路、隧道、鐵路,有多少是非建不可,又有多少將來可能會變成廢物呢?這問題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是時候要作深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