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之後,當然會有官方的宣講會和各種形式的研討會,但對普羅大眾影響最大的是大灣區樓價。
一是港澳樓價。大灣區規劃是透過珠三角地區加快發展,以此來推動港澳發展。所謂大灣區融合,實質是中央政府提供給港澳各種優惠政策及措施。換言之,港澳就是躺着都會受益。
儘管香港會有政治人物和團體反對與珠三角融合,卻只是跳樑小丑,阻不住融合大勢。儘管港府會用各種辣招希望壓抑樓價,可是同時不急於開闢土地建房,房地產市場仍然供求失衡。樓價取決於市場,若供求失衡便難以下跌。而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利好消息傳來,香港經濟相信不會太差。有錢買樓的人便不會少,珠三角繼續大發展,當地流入香港的錢亦不會少。
大灣區發展也會吸引外地資金和人才。就珠三角而言,該區已是全國少有人口增長的地區,香港也會因珠三角發展而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和加入,如在廣州、深圳工作而居於香港。近年香港已有近萬名俄語人士來港創業與工作,日本人則集中於深圳。大灣區發展規劃還未切實執行,形勢已十分樂觀。
人多錢多,香港的樓價怎會不升?除非特區政府大手筆迅速地開闢土地建房(明日大嶼是畫餅不可充飢),否則供應與需求兩方面因素都利好樓市,樓價又怎會下降呢?從特區政府的土地政策來看,也是偏向維持樓價高企。澳門經濟弱於香港,對內地及海外的吸引力大大不如香港,珠海發展亦遠遠不及深圳,港珠澳大橋裨益有限,因而樓價只因供應不足才可維持現有水平。
二是珠三角中心城市的樓價。廣州、深圳當然是全國最佳發展城市,增長速度或許比不上貴陽等新興城市,但規模已足夠大。大灣區發展實質是借港澳來取得中央的政策支持。廣深兩市二千多萬人口還在增長,並外溢至佛山、東莞,旁及中山、惠州部分地區。由於軌道公路交通網絡日趨完善,廣深在政府壓抑樓價之下,樓價亦容易外溢至鄰近城市,連帶所及,在廣深核心區的樓價上升便層層地向外擴展,形成一個有六、七千萬人口的大都會區。
廣深兩市以至整個大都會區的經濟潛力還在有餘未盡地實現,下一步是全面的開放與國際化,深圳會更鞏固其國際硬件硅谷地位,廣州則是千年商都。同時,一帶一路建設會帶來更多的外國人才和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這個大都會區的樓價相信可與國際上任何灣區相比,且會超越。
樓價高雖令市民負擔重,卻是都市龐大的資產,支撐着政府財政與社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