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擴藥物名冊惠及5萬病人
醫院管理局計劃將十九類藥物的臨床用途擴闊,下月生效。
財政預算案額外增撥四億港元擴闊藥物名冊,醫院管理局計劃擴闊十九類藥物的臨床用途,令更多病人可按標準收費獲處方藥物,新措施下月生效,料約五萬名病人受惠。當中包括放寬新一代抗凝血藥物,估計有二萬三千名病人經評估後,有中度風險患上心房顫動的患者可按標準藥費用藥。醫管局心臟服務中央委員會主席李耿淵指,這種抗凝血藥的副作用較低,放寬條件後,過往要「自掏腰包」時,病人每月起碼要花六百至七百元買藥,經資助後變成支付十五元,就有十六周的藥物。
醫管局總藥劑師李詩詠解釋,十九類藥物中,有八類藥物會由自費藥物轉為專用藥物,包括罕見病結節性硬化症及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將獲得額外撥款四百五十萬元資助用藥,當中十九名病人受惠,惟需符合特定的準則方獲資助。一類糖尿病藥、乳癌、肺癌、胃癌、腦癌五類癌症藥都由自費藥轉為專用藥;另有十一類藥物獲擴大治療範圍,包括預防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以及一種可直接抗病毒、較低副作用及服藥時間較短的丙型肝炎藥物,前者涉及一億二千多萬元,佔整體撥款的四分之一,放寬後有多二萬三千名病人受惠。後者則涉及七千萬元,料一千人受惠。
低副作用抗凝血藥 每月僅$4
李耿淵(左)表示,新一代抗凝血藥物的副作用較低,右為李詩詠。
醫管局心臟服務中央委員會主席李耿淵解釋,心房顫動患者患缺血性中風的機會高於健康人士四至五倍,以往房顫患者需服薄血藥,例如傳統的華法林藥物,減低中風機會,但華法林需按患者的血濃度調教藥物分量,並要每月嚴密抽驗凝血指數,此外亦有藥物及食物「相沖」的風險。新一代的抗凝血藥物容易調校藥量、毋須持續監控凝血功能、副作用微,病人服藥後一年內出血風險為百分之○點三,低於傳統藥物。
目前高風險的房顫病人已毋須自費用新一代抗凝血藥,大約有萬多人。新措施下放寬了條件,令二萬多個中度風險的病人也能受惠,經資助後變成支付十五元就有十六周的藥物,即每月有關藥費需約四元,與自費時每月六百至七百元負擔大減。
組織冀需自費醫療品亦受助
李耿淵估計,公院屬中至高中風風險的房顫病人約佔整體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若房顫病人不幸患缺血性中風,社會需投放的復康資源更大,希望放寬藥物資助可逐步放寬,令更多人受惠。
爭取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相信今次擴闊名冊的安排到位,但仍有其他罕見病未有包含在資助範圍內。除了藥物,他希望將來其他需自費的醫療物品也納入資助,例如是人工植皮的資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