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下年度公共租住房屋入息和資產限額,房屋署建議分別調高相關限額平均百分之四點二及三點一。多名立法會議員指放寬限額後,會令更多人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公屋輪候時間勢進一步延長,估計單身非長者人士要輪候卅年才有望上樓。會上最終通過多項動議,包括要求政府就推行租務管制和租金津貼展開獨立諮詢及調撥更多私樓熟地以發展公營房屋等。
委員會主席柯創盛昨於會上直指調高申請人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後,新申請的宗數將大幅上升,在公屋建屋大落後的情況下,申請容易上樓難的問題勢持續,最終只會加大公屋輪候冊的壓力,平均輪候時間「破六」是遲早的事,敦促當局推出租金津貼,以及盡快落實廿億的「過渡性房屋基金」。
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批評房署放寬限額,公屋輪候時間將延長,又指現時約有十六萬名私樓非業主戶符合新公屋入息資格,較去年增加五千八百戶,該五千多戶將「排隊尾」,預計「十年內都唔會上到樓」。郭批評政府面對房屋供應不足,卻堅拒考慮租津及租管等方法,協助苦候公屋人士。
另一議員梁耀忠不滿新限額無助輪候冊人士解決住屋的困難,估計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人的輪候人龍會「長到得人驚」;胡志偉亦認為上述申請人等候時間將會極長,即使他們十八歲即申請公屋,料至少要輪候約三十年時間才有望上樓。至於議員葉劉淑儀則不滿街市外判制度造成個別承辦商壟斷局面,形容街市貨物價格被操縱。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應耀康承認,目前建屋速度未能達標,情況不如理想,但認為「租津、租管處理唔到房屋問題」。他表示,本港房屋問題是多年來供求失衡所致,只有增加房屋供應才能解決問題,政府正努力覓地建屋,並為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市民發展過渡性房屋,紓緩他們的住屋需要。
房屋署副署長(屋邨管理)黃麗冰則指,街市外判制度有既定的投標機制及規範,強調目前房委會轄下的街市由不同持份者承辦,並非單一持份者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