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邋遢食署補鑊增清潔小隊

本港公廁出名又臭又污糟,財政預算案撥款逾六億元銳意整頓,翻新二百四十間食環署管理的公廁,但數量僅佔全港公廁數量三成,能否將「臭坑」變回「香江」成疑。食環署署長劉利群昨解釋,三成數目是計算旅遊區及高使用率公廁,引入多項包括冷氣及一站式鏡櫃型洗手設施,避免地面經常濕漉漉。港府亦會在四月起的新合約中,將清潔服務外判商的評審標書調高工資因素比例,改善外判清潔工薪酬及服務質素。工會表示讓工友獲有薪飯鐘錢及訂明的休息時間,增加合適人手管理公廁,才能改善問題根源。

本港現時有七百九十九間食環署管理的公廁,劉利群表示,有六百五十間公廁集中在新界,港島約九十間,九龍區佔六十間。該署去年已開始翻新廿三間旅遊區公廁,當中八間已完成,餘下十五間會於今年內展開或完成工程。上述廿三間翻新工程費用總共三千九百萬元,平均每間公廁工程費用約一百七十萬元,故預算案撥款六億元翻新二百四十間公廁的費用是綽綽有餘,每間可獲分配約二百五十萬元。

裝冷氣與一站式洗手設施

外界批評公廁翻新只屬硬件更新,人手及質素未有着墨,劉指今年第一季起會增派清潔人手,除恒常清潔服務,會在全港各區增設公廁徹底潔淨工作小隊,專門為區內高使用率的公廁定期徹底清潔,估計有關新增服務每年額外需六千萬元經常性開支。部分公廁因地理問題,地面長期濕漉漉,食環署亦考慮安裝冷氣及抽濕機。她又說,部分人洗完手後走去乾手機的過程中會弄濕地面,故引入一站式鏡櫃式洗手設施,集洗手、梘液及乾手於一身。

港府早前落實外判合約制改革,今年四月起新合約標書會將價格及技術評分調整,由以往的七三比例,改為五五比例,工資在技術部分比重調高至兩成五,劉利群相信有關的標書評分調整可以改善清潔工薪酬,連帶改善清潔工作的質素。

工會倡設飯鐘錢及休息室

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權益會工會副主席李美笑表示,希望工友獲有薪飯鐘錢及合約訂明的休息時間,亦有抽風的固定休息室,才能令工友有充足能力去提供良好服務。現時清潔工人數與公廁的人流掛鈎,人流多的公廁才有兩名長駐清潔工,人流少或只有流動工人每日清潔兩至四次,故除提高人工亦希望外判商可多派人手及提供手套、水鞋等用具去做好清潔工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