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德國製造與中國製造

一八九六年,大英帝國還是世界最強盛的國家、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時候,英國記者恩斯特‧威廉姆斯出版了《德國製造》一書,警告國人「一個巨大的商業國家正在崛起,它不斷蠶食我們的繁榮,與我們爭奪世界市場」。

記者具體描述:你的衣服來自德國,妻子的衣服來自德國,家裏的玩具來自德國,半夜妻子剛聽完歌劇回家,歌劇的創作來自德國,演奏歌曲的樂器來自德國,躺在床上,發現床上用品仍是來自德國,掛在牆上的畫還是「德國製造」,「德國製造」這個標籤已經肆虐英國的各個角落。該記者是當時有名的貿易保護主義者,信奉十六世紀英國經濟學家說的話:「我們一定要留意,從陌生人那裏購買的東西,不能多於我們賣給他們的東西,否則我們會讓自己陷入貧困,讓那些人變得富有。」

當年英國記者描述和擔心的「德國製造」,今天已變成老美對「中國製造」的擔心,大肆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正在成為特朗普政府的國策,目的和當年英國一樣,要維護自己對世界的霸權,今日之中國已成當年英國眼裏之德國。雖然一百多年過去,世界之變化滄海桑田、翻天覆地,但在老美看來,中國製造、中國崛起和當年老英看德國威廉二世上台後推行「世界政策」,要在「全球範圍內挑戰英國的統治」差不多。為此,老英作出了「反制」,英德不但狂打貿易戰,而且展開軍備競賽,十多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有趣的是,這位英國記者在寫《德國製造》時還拿中國說事,警告英政府「不要像中國皇帝那樣,不恰當地計算着自己的地位」,也即不要認為英國的工業霸權依舊在手,要警惕「德國讓我們的貿易變差」、「英國應該放棄自由貿易,對德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這對英國並不難,大英帝國之所以形成且一時霸權無兩,就因在塑造國際貿易結構中其政府力量、國家力量「從不缺席」,一直在為本國的資本逐利保駕護航,開拓空間。當今之老美更是將此發揚光大,用到極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