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易入院心衰竭者要保暖

忽然很涼,又忽然熱到破紀錄,這個冬天氣溫如過山車驟升驟降,心臟衰竭患者隨時被此「計時炸彈」傷及,入院風險升。有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研究顯示冬季為心臟衰竭入院高峰期,當氣溫急跌十四度或以上,心臟衰竭病人住院風險便高兩倍,即使步入春季,醫生亦呼籲他們不應掉以輕心,要注意保暖。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未能正常泵出足夠血液及氧氣供身體所需,心臟初時會自動調節,自行泵出更多血,但是最終心臟會發大而變弱,久而久之令心臟衰竭惡化。心臟衰竭原因眾多,包括高血壓及糖尿病等,而徵狀為咳嗽、疲倦、肺積水及腳部水腫等,長者與肥胖人士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族。

冬季入院人數增75%

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表示,冬季是心臟衰竭病人入院高峰期,他引述香港中文大學一七年的報告指,一月及二月心臟衰竭病人平均每日入院人數比六月至十月高出約七成半,而當溫度急降十四度後的第六至七日為入院高峰,病人入院風險高兩倍,平均住院中位數為四日。

董解釋,天氣寒冷令血管容易收縮,心臟便要更大力泵血以應付全身血液循環,變相加重負荷。另外,心臟病患者是流感嚴重併發症的高危群組,流感高峰期間亦加劇患者住院情況。

五十多歲的張女士十七歲起便出現心瓣膜疾病,至○五年確診心臟衰竭,曾兩次進行心臟手術,但去年仍四次因心臟衰竭入院,包括在冬季期間。她指,每逢冬天就很易病,連走平路也覺辛苦,故她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平日亦會限制飲水量,以免加劇水腫及積水情況。

應控制水分鹽分攝取

董光達稱,心臟衰竭是病人住院主因之一,每年有近二萬宗,推算心臟衰竭佔公院每年近八萬日住院日數,因此患者減少住院,可大大減輕醫療系統負荷。他表示,該病雖大多不能根治,但患者溫度下降時多保暖、控制水分及鹽分攝取,可減風險,而初春及深秋期間溫差起伏大,患者須多加注意。

記者黃金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