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嫌貧棄老死性不改

堅離地政府嫌貧棄老死性不改,長者綜援門檻今個月一日正式收緊,六十至六十四歲的綜援長者,如想領取每月約一千元的「就業支援補助金」就必須搵工。林鄭及張建宗美其名曰「釋放長者勞動力」,羅致光更指「六十歲只係中年」,但現實是否如此美好呢?

電視台新聞專題找來一位六十四歲的長者到深水埗找樓面工作,結果去了五、六間食肆,一見其外表已下逐客令,一些明明門口貼出招聘告示都硬說請了人;有些則以「老闆不在」為藉口搪塞。即使「不出面」,改為打電話查詢,一說起年齡,僱主紛紛落閘,最終沒有一份工見得成。

這就是高官口中的「中年」、「少老」今天面對的求職苦況。誠如林鄭所說,「話六十歲沒有工作能力都冇人信」,可惜問題不在於長者有沒有工作能力,問題在於僱主心態。試想想,面前應徵者有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甚至四十多歲以供選擇,那為何要聘請年過六旬的人呢?僱主普遍的考慮是,年紀大手腳慢,工傷意外比年輕人多,這就是殘酷現實,比美國總統還要高薪的港產廢官怎麼可能想像得到?

事實上,港府除了外判清潔工種會聘請長者,哪有帶頭做過聘請長者的好榜樣?全港大概只有退休高官能無限翻閹,其他同年紀的長者想找一份像樣的工作也難。至於清潔工、保安員等,工作量大,薪金微薄,還須輪班,不是每個長者能夠應付。何況這類工種大多收取最低工資,日前才有調查指出,每月單是購買基本糧食已佔了最低工資的四分之一,還未計住屋及交通使費,如此低微收入連餬口都有困難。

特區高官盲目要求長者搵工,說穿了就是視長者為包袱的心態作祟。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財爺陳茂波連日大吹淡風,預示懶理民間疾苦、大手筆派糖無望。香港人有如此刻薄寡恩的父母官,都可謂天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