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挖耳恐致中度失聰

耳仔痕、耳仔塞,挖挖便可解決?不少人誤以為挖耳是乾淨好習慣,但事實易愈挖愈塞,嚴重可致中度失聰。屯門醫院耳鼻喉科的護士診所診治有耳垢問題病人多年,分析發現患者無分老中青幼,六個月大至一百零四歲都有,最常見是耳垢被棉花棒推得硬實,有二字頭年輕人因而耳道發霉,亦有「衞生家長」子女出世起便每日為他們挖耳,結果弄巧成拙,六歲時,小朋友耳垢已大如煙頭。

屯門醫院耳鼻喉科護士診所服務人次去年增至一千六百多人,長者、中年人及學童各佔三分之一。在該診所服務的資深護師吳麗玲接觸過不少嚴重個案,當中見到有家長認為子女「阿崩叫狗咁叫極都唔聽」,結果子女接受小一健康檢查時驗耳不合格,轉介至該診所後才發現聽力差,原因是由於耳垢阻塞。

不適當清洗 耳道發霉

她又提到,一名廿多歲男士八年來常以棉花棒挖耳,又到內地或本地診所洗耳,但一直仍耳痕難耐:「好多人好似呢個男仔咁,挖到(耳垢)出嚟就以為清潔,但其實將軟耳屎整到乾硬咗。」原來,成人外耳道一般只長約二點五至三厘米,但該男子耳垢便已達兩厘米,厚度超過○點五毫米,猶如壁紙般蓋住耳道,加上經常洗耳令耳道潮濕,最終成為霉菌溫床。

該院耳鼻喉科副顧問醫生黃霆嘉提醒,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特別清潔耳垢,因皮膚有周期性新陳代謝,耳垢會隨皮屑排出耳道外,棉花棒、挖耳棒及電動清耳機反會將耳垢愈推愈深,阻塞耳道便會造成傳導性弱聽。

如感痕癢可按摩耳屏

她警告,挖耳用具可能令耳道皮膚破損及發炎,嚴重會耳膜穿孔,聽力較常人差三十至四十分貝。因此如感耳痕,可按摩耳屏,亦可按照指示使用耳垢軟化劑或潔耳液,切忌自行用水洗,否則有機會令耳道發霉。若有持續耳塞或發炎情況便要求醫,診所會以專業方法清除耳垢,例如耳垢過硬會先滴耳油,再用特別沖洗工具洗耳,並以器具吸走耳垢,清除耳垢後,大部分病人便能恢復聽力。

記者趙韻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