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美國對歐洲 始終留一線

為抗衡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包括英國、法國和德國在內的歐洲三巨頭,宣布即將推出新的支付機制,根據該交易機制,三國將註冊成立一間新的公司,為跟伊朗進行貨物貿易的歐洲公司提供一條支付通道,以圖繞過美國所謂的「二級制裁」。

媒體普遍認為,這個新的支付渠道是歐洲方面迄今對華府單方面撕毀伊朗核協議、並對德黑蘭實施全面制裁的最強烈抗議信號,新機制亦是一個「實驗」,一旦華府日後強迫歐洲在美國及俄羅斯甚至中國之間「選邊站」,將何以自處。問題是,即使作為「政治姿態」,新機制也是極其有限,很可能只限於表達對華府不滿的態度。新機制試行初期,僅涵蓋食品及藥物的貿易,而有關物品被華府視為「人道救援物資」,早就被列入對伊朗經濟制裁的豁免之列。

面對華府盛氣凌人,威脅對歐洲企業施以「連坐」的懲罰,歐盟無法坐視伊朗退出該協議,重新發展核武,但伊朗內部亦非鐵板一塊,保守派已對歐洲「支持」伊朗「口惠而實不至」愈來愈不耐煩,總統魯哈尼面對退出核協議的巨大壓力,歐洲新支付機制能否對伊朗惡劣的經濟環境帶來幫助?從華府對新機制反應冷淡,連抗議批評也欠奉,人們似乎難以樂觀。

可以看到,美國罔顧盟友的面子,直接施壓歐洲公司,警告它們不要再跟伊朗做生意,已令歐洲各國政府敢怒不敢言。最離譜的例子是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他自去年五月上任以來,多次繞過當地政府,直接召見企業負責人「照肺」,這豈止是「長臂管轄」那麼簡單,簡直就是公然干預別國內政。每當有德國企業妥協讓步,撤出伊朗市場,格雷內爾都會洋洋得意地在社交媒體發放「制裁真的有效」的Hashtag,挑釁意味十足。

雙重標準 親疏有別

然而不管山姆大叔對歐洲如何橫蠻霸道,相比起華府對付中國的手法,只能說是「溫柔敦厚」。中美貿易談判進行前夕,華府要求加拿大將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引渡到美國受審,連特朗普也曾明言,如果有助中美貿易談判,不排除介入事件,等於承認所謂「違反對伊朗制裁令」只是幌子,整場風波並非「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美國將國內法應用到外國企業負責人身上,本已令人側目,其雙重標準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事實上,歐洲主要電訊商跟伊朗做生意者大不乏人,其中愛立信更是伊朗電訊的主要供應商,卻從來未見美國司法部予以追究。正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指出,除非外國公司負責人本人犯上嚴重刑事罪行,美國因為該公司犯下罪行而逮捕相關負責人,情況相當罕見。他舉例指二○一一年摩根大通違反美國對古巴、伊朗和蘇丹的制裁,結果只是公司繳付八千多萬美元罰款,其CEO卻能安然無恙。

事實再次證明,歐洲跟美國不管有多大分歧,畢竟也只是西方世界內部的「家務事」,再怎麼鬧也不會「刀刀見血」。所謂「疏不間親」,北京之前一度希望在貿易戰中「聯歐制美」,根本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