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 抗生素無效
基層醫療抗生素導向計劃諮詢小組表示,除了病毒感染,急性咽喉炎是引致喉嚨痛的主因之一,大多數由甲型鏈球菌誘發。要分辨喉嚨痛由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十分重要,病毒無法透過抗生素治療,病毒性的喉嚨痛一般有咳嗽、腹瀉、紅眼症、鼻炎、病毒疹或嘶啞等症狀。至於細菌性的喉嚨痛一般表現為發燒、無咳嗽、扁桃腺有膿或腫脹等。
由甲型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喉炎約佔一成,兒童比例較高,約佔一成半至三成。甲型鏈球菌除了可引起急性咽喉炎,還可導致猩紅熱、中耳炎、扁桃腺炎及急性風濕熱等較嚴重病症。不過,利用快速檢測工具診斷甲型鏈球菌需時兩至三天,為及早防止嚴重的併發症出現,若懷疑病人的喉嚨痛由細菌感染導致,不少醫生一般已會事先處方抗生素治療。
倡按年齡調校用藥量
基於本港急性咽喉炎病人甚少併發急性風濕熱,諮詢小組建議家庭醫生為細菌性喉嚨痛病人處方抗生素時,五至七日的口服「青黴素V」或「阿莫西林」,或五日的口服「克拉黴素」,或三日的口服「阿奇黴素」已足夠。用藥量根據年齡處方,以口服「青黴素V」為例,成人每日服兩至四次、每次五百毫克;體重為廿七公斤或以下的兒童處方量為每日服兩至三次、每次二百五十毫克。
諮詢小組認為,抗生素濫用導致「超級細菌」增生,呼籲基層醫療醫生使用抗生素時要有更嚴格限制。衞生防護中心亦發起「承諾善用抗生素運動」,醫護人員或公眾可於中心的網站列印及簽署善用抗生素同意書,減低抗藥性問題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