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醫護荒死結難解

連續二十五年,美國傳統基金會將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的桂冠送給了香港。香港經濟自由則自由矣,但有一個領域非常封閉,堪稱針插不進、水潑不入,說的就是醫界。

香港醫護人手荒問題愈演愈烈,平時已是十個茶煲七個蓋,每逢流感高峰期更是雪上加霜,醫生護士投訴忙到喘不過氣,紛紛「譁變」,社會各界亦跟進指摘港府目光短淺,當年貿然削減大學醫科名額,又關閉護士學校,埋下今日禍根。港府則例牌跪低,宣布連串緩解人手荒措施,實質就是增加津貼,利誘醫生護士加班而已,說得好聽些,叫做多勞多得,說得難聽些,就是挾病人為「人質」,追求小圈子福利。

事實上,醫護人手荒持續這麼多年,問題未見紓緩,反而惡化,港府固然責任最大,醫界亦並非無辜。培養一個醫學士需要六年,而培養一個有經驗的醫生,沒有十年、十五年都難以成事,增加人手的捷徑莫過於開放市場,引入外來醫生。港英時代,所有英聯邦的醫生都可以不用考試來香港執業,人力市場自然調節;再以香港的老對手新加坡為例,目前有四成執業醫生都是外援,很好地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

可惜的是,回歸以後,香港醫界閉關自守,不僅對英聯邦關上大門,也抗拒任何外來醫生,業界美其名曰擔心外援水平參差,拖低醫療質素,實則害怕競爭,影響自己的利益。由於醫界的排外抵制,港府說了多年引入外援有限註冊至今只聞樓梯響。在這種情況下,當局惟有不停提高醫護薪津挽留人手,醫護收入愈來愈高,醫科畢業生走出校門就能拿到六萬多元,比大學生平均第一份收入一萬四千元高出數倍,而私家醫生「月球族」比比皆是,在全世界都罕有其匹。

醫護人手不足何止導致醫療領域畸形發展,亦成為醫療事故頻生的藉口,最終受害的是病人,尤其是基層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