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站供電得一成

水務署未經公開招標批出逾億元的氯氣生產設施工程合約,但添置的氯氣機組至今仍未能全面投產,形同「半廢」。本報再發現,該署另一項大型工程、耗資逾千萬元在屯門濾水廠興建的水力發電站,同樣處於「半廢」狀態,產電量不似預期。本報以該濾水廠原預計的產電量與實際產電量對比,發現目前實際產電量僅及原預計的一成。有監察團體直指設施浪費公帑,環保團體亦質疑設計失誤:「難以想像屯門人口卅多萬,都推動唔到一個小型水力發電站?」

屯門濾水廠的水力發電系統是全港首個水力發電站,裝有兩台機組,工程造價達一千一百萬元,是水務署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分別於二○一三年及一七年完成安裝第一台和第二台水力發電機組。據水務署之前在網頁上介紹,「第二期工程估計將於2017年中完成。屆時將可為濾水廠每年節省約300萬度電力」,每年減少約二千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年產35萬度電 厚顏引以為榮

不過,水務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屯門濾水廠水力發電系統在一三至一六年的產電量約為二十萬度。第二台發電機組於一七年投產後,一七至一八年的產電量約為卅五萬度,減少碳排放量三百七十噸,換言之,即水力發電系統實際年產電量僅及原預計的一成多,而減少碳排放量亦與原預計相差甚遠。

本報亦發現,水務署在回覆本報查詢後,亦修訂了網上介紹內容,改為「我們預計水力發電系統將來每年產電量可高達約300萬度電力」。事實上,該署對此水力發電設施引以為榮,形容是成功設計,除標誌着水務設施善用再生能源的進程外,更根據此項創新的寶貴經驗,在沙田濾水廠安裝類似的水力發電裝置,預計今年完成,並表明會評估在其他適合地點加設水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

惹內部不滿聲音 斥設計失誤

水務署解釋,屯門濾水廠的原水來自大欖涌水塘,利用原水在輸水管到達濾水廠時的剩餘水壓推動水力發電機可產生電力。水力發電系統需要在一定水流量和水壓範圍下才能運作,故此,該發電系統的運作受大欖涌水塘水位和濾水廠的供水量影響。而屯門濾水廠的供水量則由供水需求、濾水廠運作需要和聯網濾水廠的供水量等因素決定,隨着新界西北的發展和人口增長,該區食水需求會持續增長,該濾水廠的供水量亦需相應增加,從而令水力發電系統的產電量持續提高。

水務署近年連番進行大型工程,內部不滿之聲四起,內部人員形容是浮誇和浪費公帑的舉動,其中屯門濾水廠的水力發電站設計失誤,「一年都用唔到幾多日,每年產電量極少,荒廢無用……」

環團籲儲水留力 待日間運作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說,很難想像屯門有卅多萬人口,但濾水廠的水力發電站發電量竟如此低,質疑水務署設計出問題。他根據外國一些小型發電站經驗,建議夜間不開動發電站,儲水留力,待日間用水量大時才開動,相信便有足夠水壓發電。廿三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形容計劃失敗,批評水務署嚴重錯誤,應當檢討原因,認真改善,畢竟發電廠投資了千萬元,不要浪費公帑。

記者陳素貞、甘銘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