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堅持統獨只會戕害台灣的民主憲政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探索台灣兩制實務」講話,把「中華民國」矮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雖然是高舉「一中原則」的「和平統一」大旗,台灣朝野兩黨視為「招降」,自然齊聲說不。但是,如果北京不斷以強大政經力量「逼降」,台灣將如何肆應?

維持現狀 主流民意

台灣的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統獨只是少數人的「塵世天堂」願景,不過,在言論自由的國度,人人都可以無所畏懼的宣示自己的信念和主張。在台北鬧市如西門町和東區,人們經常可以見到五星紅旗、台獨旗幟迎風招展,從來沒有人會因為「主張分裂國土」或「煽動顛覆政府」而被拘禁。

蔣介石時代的台澎金馬地區是「反攻大陸,統一中國」的復興基地,「漢賊不兩立」當然是「武統」;蔣經國時代則是「反攻無望」,只能高舉「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旗,努力建設台灣,向中國大陸「垂範」。在那個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所謂「統派」都是反共的,主張獨立的台灣人都是「異端」。後來兩岸民間交流熱絡,台灣頗有一些人認為「兩岸本出同源,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合則兩利,統一沒有甚麼不好。也有的是從功利出發,眼看對岸經濟實力日強,覺得統一可帶來台灣經濟穩定繁榮。部分崇民主自由的「大中華膠」更是浮想聯翩:「中國大陸經濟改革開放之後,形成公民社會,中產階級崛起,要求政治改革的訴求會令中共進行體制內改革,自我完善,當中國大陸可以出現民主的時候,兩岸統一就會水到渠成。」但是,當下的中國大陸,並沒有因為已成為經濟強國而與民主愈走愈近!這個時候的統派是「親中和共」。

至於主張獨立者,理論應手、口號當行,卻迴避一個問題:獨立戰爭可以避免嗎?筆者接觸過的台灣獨派人士,沒有一個有為獨立一戰的準備與決心;更有人一廂情願的認為如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必然介入,保住台灣。有這種行險以僥倖心態的人,搞得成台獨,台灣玩完!

消除分歧 建立共識

那麼,「制憲台獨」可乎?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去年選後的檢討報告中,把地方選舉挫敗歸咎於憲政運作扞格,他指出總統及立委民選產生,行政院長卻由總統任命,立法與行政互動溝通不足,因此主張修憲。最近,賴清德出席獨派大老辜寬敏成立的台灣制憲基金會開幕,卻直白台灣應有一部新憲法:「時間已經到了,愈來愈多台灣社會民眾認為,台灣需要一部新的憲法。」他從主張「修憲」(《中華民國憲法》)跳躍到贊成「制憲」(《台灣共和國憲法》),凸顯他政治投機的本質。也許有人會說,他已經不再是行政院長,歸位獨派,當然贊成制憲啦!但現在是制憲時機嗎?選民在九合一選舉及東奧正名公投不都是有了明確答案嗎?

事實上,台灣朝野政黨必須在兩岸關係定位上消除分歧,建立共識,才可以團結一致,捍衞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的安全,維護二千三百萬人民的福祉。這裏說的台灣兩黨分歧,就是國家認同的分歧,還有所謂統獨意識形態的爭議。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根本不應存在國家認同的危機;民進黨曾有「台獨黨綱」,到今天已第二次執政,黨內也仍有人堅持「獨立建國」的理想,但民進黨的執政是建基於台灣的民主憲政制度(《中華民國憲法》),除非可以透過民主程序廢除《中華民國憲法》,另立《台灣共和國憲法》,否則在「一中(中華民國)憲法」下,還會有甚麼國家認同的問題?「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朝野兩黨不論是去中華民國或矮化中華民國,除了是否定自己,更是戕害了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憲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