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參與征空任務 月球薯仔種子已發芽

【本報訊】「嫦娥四號」本月三日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開創全球先河,原來香港理工大學也有參與其中,包括開發「相機指向系統」拍攝月球圖像,並研究探測器着陸點的地理特徵。這項探月任務亦會攜帶一個放有薯仔種子的「微型生態圈」實驗室,首次開展月球生態系統研究。有參與任務的理大教授轉述指揮中心消息指,薯仔種子已於本月六日發芽及有新小葉情況,期望能成功培育「月球薯仔」。

開發相機指向系統助攝圖像

理大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設計和開發「相機指向系統」,協助拍攝月球圖像,以及幫助控制中心指揮月球車活動。該系統重二點八公斤,長八十五厘米,闊廿七厘米,深十六厘米,裝在嫦娥四號着陸器頂端,能垂直移動一百二十度,並可以左右旋轉三百五十度,及在六分一的地球引力下正常運作。

負責開發的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容啟亮指出,無論儀器多麼堅固,但登月過程撞擊大,工程團隊會為系統安裝一個「床及枕」保護儀器及防震,又會將所有電子部件、信號線和電線都安裝在儀器外殼內,以抵受嚴苛的太空環境。至於外殼表面則加工潤飾和處理,以反射輻射和熱量。

理大副校長衞炳江指,「相機指向系統」是目前唯一仍能在月球上運作的香港研製太空儀器,未來計劃生產一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參與二零二零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此項探月工程的其中一個任務,是攜帶一個內含薯仔種子的「微型生態圈」實驗室,首次開展月球生態系統研究。有份參與「嫦娥四號」登月工程、研究着陸點地貌的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指剛在一月六號從指揮中心知悉,「微型生態圈」內的薯仔種子已發芽,長出新葉,希望能成功培育「月球薯仔」,而進度仍須待由國家公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