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可以談 但要清醒

中美貿易談判,不可能有一完美的結果。

一是美中貿易逆差屬結構性問題,問題出在美國的經濟結構,不是中國。中國不可能以進口美國的石油、天然氣來填補逆差,美國也不會把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特朗普不可能推動美國的再工業化,除了軍工產業,美國的製造業沒有市場的競爭力,也缺足夠的本地市場推動發展。石油、天然氣的出口還是靠金融的補貼,尤其是頁岩油氣,生產與出口成本比不上沙特阿拉伯與中東各國,乃至俄羅斯。農產品出口有基因改造的風險,也主要靠政府高額補貼。在俄羅斯、東歐的出口能力逐步恢復和擴大下,美國在國際市場已開始處於劣勢。中國可以不顧國家能源與糧食安全於一時,依賴美國進口,卻因政治經濟而不可能持續。而即使不顧一切放手進口美國商品,也不足以扭轉兩國的貿易不平衡。至於金融體制進一步開放給美國為首的國際寡頭金融集團,這是關乎中國國運,現領導層怎會鹵莽從事。

二是美國的目的不是外貿平衡。美日貿易摩擦幾十年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美國的重心是完全打開日本的金融體制,從制度和結構上改變日本的企業與經濟體制,把日本自二戰後建立的高效工業發展體系瓦解,因而日本臣服於美國,也因而中國可乘勢超越日本。中美談判的重心也是結構性改革,但是要中國改,美國不改。日本前車之鑑,中國是否有足夠清醒?與特朗普可以談,但要留有後着,這個政府是不可以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