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繞道延誤的教訓

中環灣仔繞道將於本月二十日開通,連接中環的林士街天橋和北角近城市花園的東區走廊,通車後會紓緩現時告士打道──夏慤道──干諾道中走廊的交通擠塞情況,來往中環及北角的行車時間會由四十分鐘縮短至五分鐘,相信每年可節省約四千萬個行車小時,及帶來約三十億元的經濟效益,有效減少一萬一千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換算約四十八萬棵樹木的吸收量。

港島主要幹道經常塞車,政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興建中環灣仔繞道,但填海的面積引來司法覆核,令工程擾攘十多年,原本預計在二○一○年完工的工程,最後拖到○九年底才動工。一九九八年時興建繞道的工程預算是八十億元,但到○九年時預算大幅增至二百八十一億元,一三年更加到三百六十億元。因為當年的司法覆核,繞道工程延誤多年,各行各業因塞車浪費大量時間,經濟損失不可估量,亦加深空氣污染情況。如果當年沒有填海官司故意刁難工程,繞道在數年前便應落成通車。

當年灣仔繞道填海工程的官司,開啟本港基建工程政治化的先河。在此之後,曾發生公民黨鼓吹朱婆婆申請司法覆核阻撓港珠澳大橋工程,官司一拖多年,大橋工程被迫停頓,成本大增。

繞道通車在即,各方都應吸取經驗教訓。大型基建工程和跨境基建對本港發展非常重要,既能促進對外聯繫,有利經濟民生,還能製造就業機會;大型基建政治化,以司法覆核來阻撓基建,全社會都要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