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從來都不只是兩岸關係,而是在大國角力中的一個區域上的表演。當年若不是美國介入,兩岸即使怎樣艱苦,都會統一。若不是美國在韓戰打不贏中國,國民黨不會停止反攻的企圖。韓戰若中共敗,美軍便入東北,更可能動用核彈。中共敗,國民黨必會與美國組織的國際聯軍渡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便演變為另一階段的中國內戰。
今天中國強大,中共與國民黨之爭已在這一、二十年的國共試圖合作不果後變成歷史陳迹。兩岸之爭已不是國共之爭或國共合作,民進黨與台獨是美國的政治部署。因此,北京不可能與他們談統一過渡及合作,他們的路是撤往美國,反中國、反中共便是奮勇向前,不管對台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有多大的破壞。台灣內部的政治變化可抑制民進黨的台獨走向,卻無力推進統一,連馬英九也只能不統不獨不武。韓國瑜勝選靠的是去政治化,北京培植的統派乃至新黨、親民黨,都屬台灣政治的邊緣勢力,無足輕重。北京若還是走國共合作模式,只會失去台灣內部的任何支撐。
經濟攻台,但台獨者不顧台灣利益,因而只能讓韓國瑜一類崛起,取代國民黨與民進黨原來的對立格局,形式與內容均從根本轉換。在這樣的新條件下,即使美國撤退,也換不來台灣回返大陸的統一大局。或許只能等待東北亞的經濟重新整合,納入台灣、香港,用區域整合來加強兩岸的溝通與合作,兩岸關係才不會變成衝突矛盾,而是兄弟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