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黃背心示威在歐洲遍地開花,衍生出訴求不盡相同的大規模示威集會,追本溯源,跟法國作為歐盟及歐元區成員,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三的鐵律大有關係。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一九年預算中開徵推動環保的燃料稅,結果因黃背心示威而取消,甚至推出更多針對基層的減稅措施,背離壓縮財赤的初衷。儘管法國燃料稅水平在歐洲名列前茅,實際上法國民眾的燃料支出水平在馬克龍上任後不升反跌,問題是馬克龍一邊替富人減稅,一邊又提出加徵燃料稅,厚此薄彼難怪民眾火遮眼,在政治觀感上失分不少。
馬克龍替富人減稅是其為公共支出減磅、騰出財政支出空間刺激投資和創造就業的組合拳之一,而加徵燃料稅則與力撐冠上巴黎之名的減排協議的外交部署有關。問題是,無論馬克龍出發點為何,普羅大眾只關心自己的荷包,如同上任總統奧朗德一樣,馬克龍受制於財赤上限不得超出歐盟法定水平,施政左支右絀,支持度不斷蒸發。
馬克龍今番急轉軚,宣布為賺取最低工資人士加薪一百歐元,及向月入二千歐元以下退休人士減收社會保障稅,估計每年開銷上漲八十至一百億歐元。法國政府計劃打中產和藍領階層主意,將本財年計劃發還的一次性二百億歐元退稅扣起,實行拆東牆補西牆。
歐元區誕生以前,法國透過貨幣貶值提振製造業競爭力,隨心所欲加大財政支出拉動經濟,創造就業和刺激投資。如今,法國既無法左右歐元幣值,又因歐債危機不得不嚴守歐盟財政鐵律,財政盈虧與其他歐元國共同進退,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為止息戰火而提出的歐洲一體化理念,其代價似乎遠超倡議者所想,前路愈加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