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食署寧街市養蚊拒租戶轉型求生

公眾街市空置率屢創新高,食環署管理不善加上人流不足,攤檔經營每況愈下,不少檔主尋求轉「營」謀出路,卻遭受多番阻撓。街市早年引入服務行業攤檔,時裝檔主申請轉作理髮店,卻疑因不在許可行業名單內被拒;有機菜檔主申請兼賣其他貨品,因未有先例而被拒,惟有損手離場。社區人士批評署方規管制度僵化,無視小檔經營困難。

為了增加人流和令到街市服務更多元化,政府在○九年於公眾街市引入服務行業攤檔計劃,准許經營的服務行業包括僱傭中介中心、美容、中醫和地產等。惟計劃至今,只有廿九個公眾街市內一百三十八個服務型攤檔。

拖拉數月阻轉做服務型攤檔

「轉型做服務型攤檔希望可以帶旺人流,而且依家單剪店盛行,點知畀食環用個荒謬理由拒絕!」在九龍城街市經營三個時裝攤檔逾十年的Ryan,因街市人流減,近年每月虧蝕,今年六月向署方申請將其中一個攤檔更改用途作理髮店。雖然申請通過街市管理諮詢委員會,但拖拉逾三個月卻遭食環拒絕,他認為是因為理髮服務不在許可行業名單之內。他直斥署方態度是「少做少錯」,寧願容忍攤檔做倉庫或違法分租,對有心經營的檔主訴求卻愛理不理,變相帶頭「玩死」街市。

只容售單一貨品致虧損離場

攤檔只容許出售單一貨品,易因過於單調影響生意。曾在大埔寶湖道街市經營有機蔬菜檔的羅巧燕表示,攤檔持食物類濕貨牌照,按規定只能出售新鮮食物,但因有機菜貨源不穩定,「誇張嘅時候真係可以冇貨賣,睇落似吉舖咁。」她曾向署方申請兼賣多一種貨物幫補生意,如有機豆漿,但信件往來一個月,署方以沒有先例為由拒絕。

她直斥政策僵化,沒有體恤個別攤檔需要,而且處理更改攤檔用途的機制不透明,又沒有公開審批準則和指引。面對時常「冇貨賣白交租」的困境,她最終結束經營三年的攤檔損手離場,虧蝕數萬元。

社區前進社區幹事賀卓軒批評,食環管理街市欠靈活,無視小本經營攤檔的實際困難。在處理個別特殊案例時,應在可行範圍內放寬限制。他指如不能在經營上提供適當的空間,只會徒增檔主經營壓力,令他們「冇路走」,更不利於街市空間的活化。

3年僅49宗准改賣貨品類別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發言人陳淑淇更直指,申請更改攤檔牌照審批準則「冇人知」,亦甚少聽過申請成功例子。她認同街市須有適當規劃,但營商環境隨時間轉變,署方卻沒有定期檢視街市的營運成效,建議參考私營街市在規劃上的靈活性,適時主動調動街市攤檔位置,以有利公眾街市發展。

食環署回應,過去三年,署方共批准四十九宗更改攤檔售賣貨品類別的申請,現時每個服務行業攤檔承租人可於攤檔內經營最多三項獲准許的服務行業, 攤檔承租人欲增加或更改所經營的行業,須以書面向食環署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經營。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