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官員承襲回歸前的做法,一直不願推工業產業政策,理由是大市場,小政府。即使這樣的保守思維源自英國,但在保守黨掌政的今天,亦都強調產業政策的作用與重要性。早前英國政府成立了工業戰略局統籌工業政策,希望挽回英國失落的工業競爭力。
在工業戰略局成立之時,已經有六個產業的戰略公布,包括汽車、建築業、人工智能及核能等,還有更多的產業戰略亦將公布。這些戰略十分具體,當中包含產業發展的路徑圖與時間表,不是曾蔭權六大優勢產業範圍那樣空疏和缺執行方案。
英國保守黨政府這樣做,不是放棄市場,而是從實際發展經驗來行,特別是在戴卓爾夫人的保守主義之下,英國的工業與經濟一落千丈,沒有辦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再加上在國際競爭壓力愈來愈大的情況下,英國不得不痛定思痛,從善如流。
英國的戰略是以創新為基礎,政府的政策強調創新是依賴意念、人才、基礎設施、地緣因素與經商環境。英國近年的沒落是投入不足,以科研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低於OECD發達國家的平均數,不足百分之二。保守黨政府提出要在二○二七年把科研比例升至百分之二點四,但英國經濟不好、財政困難,大幅提升科研支出不易,即使成功,恐仍落後。香港有錢卻因政府和政界短視而工業衰落,特區官員應再去英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