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近年在醫學診斷或治療上有很多突破性的發展,例如人工智能的應用愈來愈廣泛,透過圖像識別功能、大數據分析和深度的學習能力,有望提高內視鏡早期癌症篩查的能力和準繩度;此外,還有協助大腸鏡息肉篩查的軟件,以及日本和中國大陸分別開發早期胃癌和食管癌的篩查技術。
為胃酸倒流患者檢測食道酸鹼度,傳統的做法需從鼻孔插入幼管到食道下方廿四小時,但是新技術可以把有無線裝置固定在食管內壁長達九十六小時,在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下獲取更多數據。治療方面,除了傳統胃折疊手術外,在不久將來引入歐美盛行的磁石環,以加強食管下方括約肌的功能。
癌症方面,近年流行的螢光素輔助影像讓我們看見肉眼看不清的淋巴系統,有助於我們更仔細地清除受癌細胞影響的淋巴腺。
微創手術技術日漸成熟。醫學文獻上愈來愈多證據證明微創手術比傳統手術出現的併發症為少。在治療罕見的食道弛緩不全症時,更可以採用無傷口的內窺鏡肌肉切除術;加上機械人手術儀器日漸普及,微創手術在未來將會成為大趨勢。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可參加港大醫學院12月15日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舉辦的《育醫造才:探索醫學世界》講座,11月30日開始在網上www.med.hku.hk/publiclecture 接受登記。詳情請致電3917 9212查詢。
黃宇匡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