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氣泡光譜技術提高水耕菜產量

科技提高耕作效率。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蔬菜統營處「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有限公司(NAMI)合作,推出納米氣泡及可轉換光譜生長燈技術,成功提高水耕蔬菜生產量,部分蔬菜收成重量能增加一點五倍以上,種植期亦能縮短兩至三日,現時兩項技術各有兩至三間生產商試用。該中心同時推出四種新研發的蔬菜,並鼓勵生產商自行種植。

漁護署昨公布有關技術成效,NAMI技術經理何嘉儀指納米氣泡機能在水中注入比頭髮細少一百倍的氣泡,把水的含氧量提升一成三,達九成左右,有效提升耕作效能。她稱不同蔬菜品種都能見成效,如冰菜能增加三成六的發芽率,綠牛油及綠橡葉收成重量能大增一點五倍,亦能減省種植時間。

花費數十萬 產量增三成

另一技術經理郭志豪則指,由於蔬菜在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能量有所不同,光譜技術能配合蔬菜不同時期轉變光譜,為蔬菜提供適當的能量,從而提高生產量。生產商負責人Ray表示,自己在流浮山及油塘的種植場亦有投入上述兩項技術,約花費幾十萬元,有感成效顯著,產量增加兩至三成。

此外,研發中心繼去年以全環控水耕技術研發四種新菜後,昨宣布再成功研發四種新菜,包括六十日菜心、鶴藪白菜、菠菜及山葵菜,四種菜在技術下可全年種植,收成期廿八至四十八日。引入自台灣的山葵菜吃上去有山葵芥末的味道,口感爽脆,內含氨基酸和維生素A及C,可鮮食亦可烹調。

日產2.2噸 佔港市場5.5%

漁護署農業主任(園藝)陳兆麟指,全環控水耕技術能令蔬菜產量穩定,不受外界影響也不含農藥,品質有保障,亦能在工廈耕作,活用土地。他指現時水耕種植場由二○一三年的七所增至現時四十所,目前每日水耕生產蔬菜量達二點二公噸,佔全港蔬菜市場百分之五點五。他對研發感樂觀,指去年業界對冰菜的反應不錯,昨亦有向業界推介今年的新品種,業界普遍頗具興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