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日前訪問新加坡,會見總統哈莉瑪和總理李顯龍,並出席首屆創新經濟論壇及發表演說,他表示,中方願與美方就雙方關切的問題展開磋商,推動經貿問題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隨着中美貿易戰升溫,外界一直揣測,目前協助外事工作且在對美外交方面經驗豐富的王岐山,在貿易戰中將扮演何種角色。而此次在新加坡的演講,算是第一次在國門之外走到前台直接對美喊話,因而受到關注。
王岐山此行有兩點不同尋常之處。一來,中國總理李克強即將於本月十二日至十六日正式訪問新加坡並參加東盟系列會議,因而有關兩國關係大可以在首腦層面直接溝通,本毋須額外「湊熱鬧」;二來,創新經濟論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遠非重要國際性大會。
其實,這裏面有一特殊原因。本來,首屆創新經濟論壇原定於今年十一月六日至八日在北京舉行,由美國彭博基金會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合辦。五月份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時,基金會老闆彭博、美國前財長保爾森,以及國經中心理事長、中國前副總理曾培炎共同出席,對論壇寄予厚望。按本來設想,屆時中國最高領導人亦將親臨。孰料隨後中美貿易戰風雲突變,更主要是中國領導人宣布將在上海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檔期上「撞車」。中方希望將論壇延後一年,而彭博方面最終決定改到新加坡舉行。因而,此次派王岐山出席,規格不可謂不高,算是禮遇上的補償。
這也是王岐山自今年三月就任國家副主席以來,第三度走出國門。五月下旬,他出訪俄羅斯、白羅斯兩國;十月下旬,出訪中東四國,重點是與以色列總理共同主持召開中以創新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這是中國高層時隔十八年首訪以色列。
被外界忽視的一點是,在王岐山擔任政治局常委、執掌中紀委的五年,他從未走出國門。當然,在二○一二年中共十八大進入常委之後,由於在短暫過渡期還兼任副總理,他曾以副總理身份有過出訪,及至二○一三年三月卸任副總理,專責反腐工作後,則再未外訪。政治局常委五年任內不出國,這是幾十年來絕無僅有的事情。二○一五年,外媒一度盛傳王岐山將會訪美,最終亦未成行。
十九大後,王岐山卸任政治局常委,擔任國家副主席,成為「第八常委」,但畢竟不同。作為常委,無論在國務院、書記處,還是人大、政協、紀委,都有固定的一攤子地盤、人馬和職責,但國家副主席並無明確分工,按照憲法規定是協助主席工作、受主席委託代行部分職權,可以說完全來自於主席的委派和授權,自身沒有自主權。上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基本淪為打雜的邊緣角色。
但是王岐山不同,以其地位和資望,兼具了幕後決策與台前執行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參與外交重大方針的內部決策,另一方面亦可以代表國家在涉外場合斡旋,這實際上相當於一種特使和發言人的身份。且由於王岐山的特殊背景,其表態的信號強度和權威性,亦被外界看重。
並且,王岐山的作用,與美國副總統彭斯一樣,既可以作為最高領導人的傳聲筒和探路者,而又為領導人留有回旋餘地和收放空間,可進可退,具有相當的彈性。如果鼓點一致,完成對接,則領導人可以順勢而為,更進一步;如果試水失敗,形勢惡化,則還可由領導人另尋他途。而王岐山此次新加坡演講,也同樣如此,其意義可大可小。既不排除下一步在中美交鋒中擔綱更突出的使命,也可看作是一次救場的禮節性表態,盡在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