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人生無常 且行且珍惜

據外媒消息,央視前主持人李詠的葬禮,於當地時間十月二十八日上午十時在紐約富蘭克林坎貝爾殯儀館舉行。十月二十九日,李詠的妻子、央視導演哈文發微博稱:「在美國,經過十七個月的抗癌治療,二○一八年十月廿五日凌晨五點二十分,永失我愛。」消息一經發布,瞬間刷爆朋友圈。

英年早逝 令人惋惜

在李詠出國之際,大部分人並不知其出國原因,對他具有意識形態的批評甚至攻擊的輿論也一度出爐。有人把批評別人的話語用在李詠身上,即愛國是工作,到美國是生活。同時也讓不明真相的粉絲感到難過。畢竟從央視出來的人,不管如何轉換身份,人們對李詠的意識形態「刻板印象」難以改變。

在李詠去世之後,也有部分人對他持有意識形態的批評與諷刺。比如他們從來沒有為中國普通人說過話,維權沒有他們,環保沒有他們,底層尊嚴沒有他們。他們就是搞笑的明星,沒有對人的基本人文關懷,不值得表達哀悼。把所有對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的不滿發洩到明星身上,無論如何都是放錯了槍,打錯了地方,明顯是欺負人。人死了,多一分敬畏生命的體驗,少一分對李詠生命的構陷或詛咒,遵守底線的善良,才能體現和遵守人之為人的承諾。

這個世上本來是因果關係,事情的產生與發展,都有因果鏈條,打破因果關係,或者撕斷因果鏈條,生硬地銜接到不相關的關係上,只會讓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大部分人仍然對李詠的去世表達了善良樸素的情感,對他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對他去世表示哀悼。反歸活着的人們,反推自己和親人。人生繁華,都是過眼煙雲。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身體的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任何物質的精神的崇高的都沒有意義。其實話題仍是余華小說裏的活着主題,電影《芙蓉鎮》裏的經典對白話語:活着,像狗一樣活着。活着本身就是哲學,活着本身就是人生。人生哲學從來都會在活着中集結。

一首著名詩人的詩,人們都會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詩人有詩人的境界,背詩人有背詩人的情調和格局。這樣的詩,都沒有好好活着,或者像狗一樣地活着體驗來得痛人心徹。有人的死重於泰山,有人的死輕於鴻毛,這樣的說法,也遠沒有鴻茅藥酒來得實在。

擁抱文明 拋棄野蠻

其實,這個世界上,要想活得好,得有一個前提。每一個人都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都具有非工具性的個體目的和個體選擇。康德說得很清楚,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之稱為人,要想活出個人樣,就把自己當目的看,把別人當目的看。既不能讓別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也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人要生活在社會中,把人當成目的,把人視為目的,在實踐中成為目的,卻遠比說的更為複雜。他人是手段、自己是目的的機會主義者、功利主義者,往往成為一些人的通行證。

人不能過狗的生活,也不能像狗一樣地活着。現代文明社會,每一個人不但要追求人的生活,而且要追求文明的生活。要把像狗一樣地生存變成像人一樣生活,這需要品味,需要和文明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和野蠻人在一起,只會讓自己變得更野蠻。和文明人在一起,才會讓文明人變得更文明,和文明人在一起,不文明的人會文明起來。

李詠病了,他選擇到美國看病,但他沒有選擇到非洲去看病,沒有選擇到北韓去看病,這本身就是與文明在一起的明證。雖然病沒有治好,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他的這種選擇,不會被證明是錯誤的選擇。擁抱文明,拋棄野蠻,是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