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樂施會最近發表《香港不平等報告》,指香港貧富懸殊程度已屬發達地區之冠,但政府的公共財政卻是非常保守。報告比較其他發達地區的醫療或社會福利開支比例,香港在兩項公共開支的比例上差不多都是敬陪末席。
《香港不平等報告》並沒有令社會震驚,恐怕連政府也懶得回應,事關它引述的統計數據全不是「新聞」,貧窮問題、貧富懸殊和不平等彷彿都是香港的風土病,政府一面說貧窮是社會的必然之惡,根本不會有滅貧之可能(不明白罪案和蚊子都是沒有滅絕之可能,卻大剌剌搞甚麼滅罪會和滅蚊行動!),一面又迴避正視貧窮問題的成因,又沒有減貧或滅貧計劃,難怪結果是「愈扶愈貧」,只是可憐一眾貧者只能繼續貧窮下去。
政府過去所說的滴漏理論(Trickle-down Theory),就是透過經濟發展來增加基層市民收入,以保障基層生活。「發展經濟」豈只是四個大字,更是圖騰禁忌,可是現實卻是,香港經濟不斷發展,基層市民收入不升反降,生活水平不僅未能受惠於經濟發展,甚至更跌入貧窮狀態。
每次聽到「發展經濟」、「做大個餅」,甚至奉為圭臬的時候,我總是不禁質問:「誰的經濟發展?」「大餅是如何分配的?」「為甚麼政府只有敢講貧窮而不敢講貧富懸殊?」等問題。
政府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來釐定貧窮線,暫且不論以此方式或水平釐定貧窮線是否合理,從數學的角度上理解,若入息中位數以下住戶的入息能高於貧窮線,香港便能成為一個沒有貧窮的地方。然而,香港政府只是「參考」貧窮線,讓貧窮線以下住戶的入息,能達至入息中位數一半以上的水平,從來不是政府的施政目標,各項社會保障及津貼金額的釐定常常不理會貧窮線,基層市民在政府措施介入後依然貧窮;更多基層市民甚至因為政府福利資源投入不足而需長期輪候,或是跌入服務空隙(service gap)之中,連「被扶」的機會也沒有。
本來扶貧必先限富,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對富商巨賈減稅退稅,提供大量「福利」優惠;對有需要市民的福利則是一分一毫都是公帑,要「審慎理財」,令社會服務長期資源短缺。聖經說:「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就在那裏」,如此一個政府,她的心早已嚴重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