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三月底,政府財政儲備達一萬零九百二十億元,扶貧政策並非涉及單一的政策範疇,福利、醫療、房屋等都牽涉在內,市民都期望政府在庫房滿瀉的狀態下,能大力撥款改善涉及民生的設施及政策。
現時公共福利金計劃包括綜援、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加上在職家庭津貼,這類現金扶貧的政策涉及多個貧窮階層,算是比較全面;然而在公營房屋及醫療方面,卻非常不足。基層住屋困難,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五點三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二點九年,貧窮戶在獲派公屋前只能捱呎租天價的劏房。公立醫院醫護人手不足,患者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已「爆煲」多年,無甚改善。
有政府官員曾表示人口老化令勞動力減少,影響經濟增長和政府收入,故政府需以審慎理財原則面對。按政府統計處資料,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人口, 二○一八年佔人口百分之十七點八,去到二○四六年佔百分之三十一,及二○六六年百分之三十七。政府資料亦顯示,直至二○六四年有關長者的開支,包括社會保障、公營醫療服務、住宿及社會服務、交通津貼及醫療券,將會是現時開支的二至四倍。
人口老化影響家庭及社會結構,的確對公共財政開支亦甚有壓力,但筆者認為,在審慎理財之餘,「應使則使」的原則卻必須要持守,勒緊褲帶讓雪球愈滾愈大,絕非正確理財及管治之道。
而專責扶貧的扶貧委員會於二○一二年成立後,每年公布「貧窮線」統計香港的貧窮情況。由於「貧窮線」是以入息作為計算,擁有豐富資產卻沒有入息的退休長者會被視為貧窮人口,有穩定低收入負起供樓及養老養兒重擔卻可能未被納入「貧窮線」。「貧窮線」有偏差,令政府未能確切掌握貧窮情況。
筆者認為,扶貧委員會應修正「貧窮線」的計算方式,及研究於「貧窮線」外制訂一套客觀基本生活指標作為輔助參考,因為市民切身感受的生活質素、開支比例和物資匱乏等,對釐定是否貧窮都有指標性。另一方面,政府每年計算「貧窮線」,卻未有針對每年的貧窮人口制訂來年脫貧人口目標,以及針對性的減貧措施亦屬不足。政府須有全面的扶貧目標及對策,才能減低貧窮人口和拉近貧富懸殊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