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僭建 無建樹 鄭若驊庸官典型代表

在民主國家,執政黨是要爭取民意來連任,不過,這不適用於香港的情況,香港沒有民主政體,更不用說政黨輪替,特區政府毋須爭取民意及跨階層的支持,便可以管治香港,只是在無民意支持下,管治的難度大一些而已。當然,差勁如梁振英那般,得罪所有階層,眾怒難犯下,最終使北大人也要棄如敝履,但是,也改不了行政長官是小圈子選舉出來的本質。

出席立會最少 逃避監督

自從董建華時代推行問責制以來,來而復往的各位局長也如行政長官一樣,基本不用看選民的面色。然而,局長的評分始終反映市民心目中對他們的支持程度,評分太低的也折射出哪些高官的能力。林鄭月娥上台後,千辛萬苦找來的司局長,才幹有上有下,能力有高有低,但她找來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的確是庸官的典型代表,無怪乎民意長期包尾。

鄭若驊的評分是歷任律政司司長中最低的一位,這與她上任前後的表現大有關係,僭建大宅醜聞在她就任期間被揭露,成了戴罪之身,一位律政司司長觸犯香港法例,確是相當諷刺,所以,鄭司長上任之初便有原罪,難以得到市民支持。上任後,亦未見有特別建樹,而且有統計指出鄭司長是最少出席立法會會議的問責官員,如果鄭若驊逃避立法會的監督,自然更缺乏底氣爭取到公眾的好感。

而最近一宗財務詐騙案,更被法官指若律政司當初「有畀心機」察看相關證人口供及涉案文件,便知相關證人不可靠及不可信。這種在庭上被法官「面斥不雅」的情況,歷任律政司或未遇過,實屬難堪。

風災後潛水 陳帆惹眾怒

至於陳帆是技術官僚出身,或許精於各種機械參數,但上台後,明顯在宏觀的管理上錯漏百出,沙中線對政府而言簡直是災難,事件體現了政府對港鐵監督的疏漏,甚至出現立法會議員要求問責下台之聲。筆者相信,剛過去的山竹風災一役,陳局長潛水多天,應視察而不去視察,應處理風後一天的交通大混亂的問題,卻聲沉影寂,最終導致過百萬市民需要在零巴士和無鐵路服務的情況下上班,惹起所有市民的怒氣。我相信下個月的司局長評分,陳局長的民望只會低處未算低。

面對庸碌的司局長,香港市民從來不能在大選中透過選票要求換人,市民只能透過口誅筆伐或這一類民意調查來「消消氣」,最終使到這些尸位素餐的司局長,只能充其量完成一屆任命,那已是非常大的成就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